——与高一学生谈语文学习
宿豫中学 王长磊
金秋九月,又有一大批高一新生融入了高中生活。这意味着同学们在逐渐长大和成熟,同时也面临更为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更为激烈的竞争。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我认为树立正确的语文学法观是学习语文首先要面临的问题。语文教学的现代化首先是语文教学观念的现代化,对高一学生来说,树立正确的语文学法观,正是当务之急。综合考虑社会时代的需求、语文教学的目标以及当前高考语文的现状等多种因素,笔者认为高一新生应该树立以下几种学法观:
摒弃一个偏见——多做练习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学生甚至少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学习语文的唯一法宝就是多做题。有老师推荐的同步训练,有学生自己购买的辅导资料,还有家长、亲属、朋友送的指导丛书,诸如《单元检测题》、《优化设计》、《名师指点》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没日没夜地淹没在练习中,弄得昏头昏脑,不仅毫无收获,反而浪费大量时间。那么,学习语文就不用做练习了吗?不,要做!但不能搞题海战术,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可使用一套与教材同步的配套练习。做练习无非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巩固新知识和提高应试技能。在非高考备考阶段,做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新知识,通过一套同步练习就基本能达到目的。把自己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从而赢得大量时间读书看报,用阅读来完成知识储备。
坚持一个中心——拓宽知识面
语文功底如何,就体现在知识面的宽窄上。学生中不乏这样的例子:那些平时很少做练习,甚至上课也不怎么认真听老师讲课,却阅读了大量书刊的同学,往往能在考试时一鸣惊人。究其原因,不足为怪,他们通过阅读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了大量的材料,语文功底变得深厚,考试时就能运用自如,考出好成绩当属必然,正所谓“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扩大知识面的方法主要有两条:一是“行万里路”,要求深人生活,随时随地注意观察收集。二是“读万卷书”,广泛阅读各类书刊,通过文字媒介积累丰富的知识、见识、语言、技法等,以博采众人之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古人给我们总结的学语文的最经典的经验。
培养一个习惯——点滴积累
学习语文必须养成点滴积累的习惯。这强调的是语文学习功在平时,要求善于利用琐碎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养成清晨朗读半小时的习惯,读课文、唐诗宋词、优秀散文等;养成多动手查阅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词典》等)的习惯;养成每天摘抄300字的习惯,把当天读到的有价值的、精彩的内容分门别类地抄录到专门的笔记本上;养成周记的习惯,可不受限制,自由抒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