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豫中学 孟庆红
摘要:故事、歌曲等是历史传播的有效载体,人类往往是通过历史较为感性的东西来感知历史的。笔者就如何利用这些载体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做过多种努力并发现了一些小巧门,现单就中国近现代史浅要谈谈激发历史兴趣的几种方式,以图能够抛砖引玉。
关键词:历史兴趣、载体、运用
历史博大精深,给人以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启迪。人类往往是通过历史故事、歌曲等较为感性的东西来感知历史的,因此它们也就成为历史传播的有效载体。那么如何利用这些载体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呢?笔者就此做过多种努力并发现了一些小巧门,现单就中国近现代史浅要谈谈激发历史兴趣的几种载体的运用,以图能够抛砖引玉,不到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指正。
一、运用电影再现沧桑岁月
历史已经过去,干巴巴的几页记录让人无法回味、体会当时当事人的那种特殊经历所留给他们的永远无法泯灭的记忆。而电影作为一种文艺的表现形式纪录了历史的瞬间、历史的情感让我们这些后来人体验到当事人的苦与乐,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攻城掠地大肆屠杀我无辜人民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惨剧。《黑太阳七三一》、《南京大屠杀》等影片真实地记录了那段苦难的岁月。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改变了对华策略以主要兵力进攻我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我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国民党在日本诱降政策的引导下也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此时的共产党迎来了军事斗争史上最为困难的时期,但我敌后军民不但没有消沉反而是齐心合力想出了一个又一个对付敌人的办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军事斗争史上的奇迹。《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地雷战》、《地道战》、《敌后武工队》等这些优秀的影片记录了当时的军民与敌人斗争的苦与乐。
二、运用诗词展现历史情景
古往今来,凡志趣超群、报负高远之士,常常览物抒情,慷慨言志。特别是在登高放眼天地之间时,长时间积蕴的关于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忧患、天地之巨变等方面的感触,就找到了最佳的突破口,或诵于口头,或泻于笔端。其中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他的诗词中,有很多既是革命和建设活动的真实记录,又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情感,可以说是情感教育的良好载体。
大革命失败后,经过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中共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的发展道路,由于“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漫漫征途中,红军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了雪山草地等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其中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全诗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最后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作结,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更突出的展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以后,全国人民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用“起宏图”耸然挺拔,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建设祖国,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就眼前最突出的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展开,写正在付诸实施的部分宏图。“飞”和“变”是写实,也是预期。寥寥两笔,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更立”,思绪遥远,神游三峡,一幅壮丽神奇的理想图景在词中展现出来。 寥寥数笔,指点江山,未来宏伟规划即呈现眼前。
三、运用歌曲展示时代脉搏
歌曲可以说是时代跳动的脉搏,因为表现形式多样、通俗易懂而广为流传可以说是对时代的激情演绎,因此也是情感教育良好载体。
1931年,是中国农历的辛未年。这一年的9月18日深夜,日本军队炮轰沈阳城,开始了对一个主权国家罪恶的侵略行经。这之后的14年间,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弥漫着战火与硝烟,充斥着屠杀和血腥。无数生灵藏身炮火,失去生命,无数生命流落街头,失去家园。一首《松花江上》不仅唱出了东北人的强烈情感,也唱出了全中国人的心声。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列强用尖船利炮打开了紧闭的中国大门。古老文明的中国开始了一段苦难沧桑的岁月。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先后都做出过努力,但只有无产阶级在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才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取得了革命的成功,使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历史的结论自然而然地留在学生们的脑海里。 新时期一首《春天的故事》既反映改革开放大好形势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改革开放政策的颂扬之情。
四、运用地图追忆革命的轨迹
地图无言但却是历史事件发源地的高度浓缩,是革命轨迹的记录者,是历史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幅《向井冈山进军路线图》简洁而又准确的展示了当时行军的路线以及行军途中的重大决策,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对革命的思考与革命道路的探索,意义重大。
一幅《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图中来回扭动的指向标,无言地诉说了当时党中央领导红军同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的经历,图中隐藏了太多太多的革命故事,如《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三人行》、《丰碑》等文艺作品都是当时革命事迹的真实写照。这幅图既展示了当时共产党与国民党斗智斗勇的高超艺术又展现了在那艰苦岁月中红军英勇无畏、乐观奋进的革命豪情,是不可多得的情感教育的典范。
教无定法,重在得法。不管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如果能够巧妙地借用各种载体,不但可以使教学过程更为流畅教学效果更加突出,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先烈高尚的情感充分发挥历史教学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激活和丰富青少年的情感世界,培养对国家、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的一代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