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营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西游记》不仅以小说的形式传流,还拍成了电视剧,戏剧,更是锦上添花。《西游记》之所以好看,和书中的曲折感人的故事,生动有趣的主人公是密不可分的。
书中的四位主人公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慈悲为怀的唐僧,法力高强的大师兄孙悟空,好吃懒惰,胆小怕事的猪八戒和善良效忠的沙悟净。 我最喜欢唐僧。他那份慈悲心肠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令我非常之钦佩。他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可谓是困难重重,几次他都差点丢了性命,可他不怕艰难险阻,终于修成正果。其次要说孙悟空了。唐僧能到达西天,他可谓是居功至伟。他凭着自身的本领,斩妖除魔,为唐僧能到达西天奠定了基础。但他一身的本领也不是天生的,是他后天的刻苦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他儿时努力的学习,现在怎么可能翻江倒海,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 说到猪八戒,他可是个“好家伙”,好吃懒惰,胆小怕事,没有恒心,几次遇到点挫折就“散伙”“散伙”地叫个没完。虽然本领也不错,但因为他胆小,都派不上用场。 至于沙悟净,他对唐僧可以说是矢志不渝。猪八戒几次要散伙,都是沙悟净劝他,开导他,他们才有机会一起到达西天。师傅被妖怪捉去,不管妖怪有多么强大,他都冒死去救师傅。虽然有点有勇无谋,但这种愚忠,也是很领人敬佩的。他对师傅的忠诚,对朋友的忠诚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西游记》的另一个特点是描写出众。这种描写使人物出神入化,也使师徒四人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显得更加艰难。特别是打斗片段的描写仿佛使读者真的看见徒弟三人与妖怪们激烈搏斗的场面,如:“真君与大圣斗经三百馀合,不知胜负。那真君抖擞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锋,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青脸獠牙,朱红头发,恶狠狠,望大圣着头就砍。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与二郎身躯一样,嘴脸一般,举一条如意金箍棒,却就是昆仑顶上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唬得那马、流元帅,战兢兢,摇不得旌旗;崩、巴二将,虚怯怯,使不得刀剑。”写出了孙大圣英勇之态,令人折服。
而在风景的描写上场面壮观,如:“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短短两句话写出了水帘洞瀑布的雄伟之姿,真乃神仙府地,让人身临其境。
《西游记》的思想兼容并蓄,熔铸我国许多学说的精华。道教的升天术、佛教的慈悲说、儒教的社会秩序论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表现,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所以,《西游记》通过幽默调侃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了严肃的主题和深广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去体会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