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之拙见
宿迁宿豫中学 陆 莉
语言学家威尔金斯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中所说的: “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be conveyed.(我们不能接受语法比词汇更重要的说法。事实是,没有语法就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然而,如果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传达不了。)”诚然,语言离不开词汇,因为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没有词汇,也就无所谓句子,更无所谓语言。而历来的高中英语教学始终将语法作为重点,教学过程围绕课本中的语法点进行反复操练,词汇仅成为语法训练的工具。在此指引之中,许多学生把单词看成一个个彼此孤立的语言单位来学习,加大了记忆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通过适当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充分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我也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浅探:
一、巧借词汇构词规律,扩大学生词汇容量。 英语词汇量庞大,但它本身却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掌握基本的构词法将会大大有助于突破记忆单词的难关。构词法通常有转化、派生、后缀等可帮助学生掌握单词,如:比如说,如果我们知道了词根anthrop0—[man](人)的意思,就有容易理解下面几个词的含义:anthrop01gy(人类学)、anthropid(类人的)、anthropologist(人类学家)、anthropolgical(人类学的)、philanthropi st(慈善家)、 misanthropist(厌世者)。转化法则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的使用功能,如map,inch,head,dirty,warm,cool等名词、形容词均可以转化为动词使用。合成法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诸如:classmate,classroom,football,volleyball,baseball等大量单词。为此,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必须向学生介绍构词法的基本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同族词,又称同根同源词,是指词根相同的一类词。不论从形式上还是从意义上,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只要先掌握词根,加以对比,既能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又能进一步构成新词,扩大词汇量。例如教到possibly一词时,可联系到其它新词,例如:possibly、impossibly、pos S i b i l i ty、pos S i bl e、impos S i bl e、impos S i bi 1 i ty。又如教到表示“远”的词根te l e一时,可派生成一系列的新词:te 1 egraph、te 1 etype、te l egram、te l ephoto、te 1 evi S i on、te 1 ephone因为词根是同族词的共同构件,是它们涵义相通的媒介。掌握了词根就等于掌握了打开整个英语词汇库的金钥匙! 词义相关联系即由一个词而联想到它在意义上有关联的其它词。这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延伸或扩散能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复习巩固并扩大英语词汇的目的。例如,在学到root一词时,可联想与植物相关的词,如:branch、top、frui t、1 ear、f 1 ower、S t i ck 有
时给学生的词汇联想加以提示、弓l导,如让学生提出与该中心名词有关联的形容词或动词,以dec i S i on为例,与之相关的形容词有:f i na l、r i ght、wrong、free、rea sonab le、acceptabl e与之相关的动词则有:make、take、come to、reach、agree wi th、carry out等。在教学Spot t S时,向学生介绍单词学习的一种方法:按词义类别记忆,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更多体育英语词汇,如:a thl ete,compet i tor,torch,meda 1,s i 1 vet,shoot ing,we i ght 1 i ft i ng,running,swimming,jumping,wres t 1 i ng,footba 1 1,basketbal 1,badminton,table tenni S等等。
二、联系词汇具体语境,加强学生真实体验。语境指的是上下文,即词、短语、语句或篇章及其前后关系。单词如果离开语境而孤立地存在,就成了一些意义的符号,无法建立词与词,词与句,词与篇章之间的联系。吕叔湘先生也曾经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只有通过语境,才能了解词在不同上下文中的不同意义、用法以及搭配,使我们看到词汇的实际运用情况。因此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应千方百计地把词汇与句子,语境结合起来。教师可以介绍课文有关背景资料,通过提问、引导、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接触课文有关词汇;让学生通过听、读整篇课文,对其内容有个大概了解,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语言背景来猜测生词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直观形象、导释义和英语释义等方式提供生词在文中的正确词义;之后,让学习结合一定的情景对所学的词汇进一步地练习,逐渐培养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逐渐培养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其实词汇学习应该在交际中间进行,尤其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学习词汇。我们以Friday为例,Daniel Defoe的Robinson Crusoe中,主人公将他的仆人命名为Friday,其“忠仆”之意即源于此,因而就有了“man Friday”(忠仆)和“girl Friday” (极受信赖的女秘书),比如可以说:Mrs.Lincoln became Mr.Kennedy’s
girl Friday almost by accident.然而下文中的Friday又包含了新的文化信息: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该句如果译成“周五到了,他们很快又可以出去喝个痛快。”从字面上看完全通顺且忠实于原文,但中国人会迷惑不解,为什么周五到了,他们就喝酒呢?事实上周五是英国人发薪的日子,读者应明白其中的文化差异,使Friday一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得以确切定位:“周五发薪的日子到了,他们很快就可以出去喝个痛快。”由此可见,阅读不仅是两种语言间的词语的简单移植,而且它反映了两种语言、两种思维习惯的、两种文化之间的相应转换,这对于读者绝不可忽视,否则会令人迷惑不解。我们可以得出,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要拓宽视野,多了解一些英美文化知识,广泛阅读,才可以正确确定词汇在语境中。
三、采用汉英对比教学,消除学生母语干扰。由于文化的差异和语言习惯表达的差异,英语单词的意义与汉语解释的对应关系是相对的,但有时还会出现偏差。学生初学英语,几乎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英汉对比。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单词的含义和用法。这可从词义和词性两个方面着手。比较词义:英语与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词义很难等同,而学生往往把与汉语字词与相应的英语单词机械地套用,出现“see a book”(看书)、“kick footba
11” (踢足球)这样的错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英汉词义的不同,可使学生正确理解单词本意,尽快摆脱母语的干扰。比较词性:英汉词性格有异同,有时用法差异很大。如汉语动词可直接用作名词充当主语,而英语中必须用其动词的非谓语形式。再如汉语中常成对地使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这样的连词,而英语中because和so、though和but则不可连用,必须去掉其中一个。通过对比可使学生分清其中的从属连词、并列连词、副词的区别、避免类似错误。
四、补充课外读本,拓宽学生知识层面。但是仅靠学习课本是掌握不够的,还需要通过阅读课外书籍进一步学习巩固,进而掌握好它们的用法。阅读课外书籍除帮助学生巩固课本中的基础词汇外,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因为相同的词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在字里行间体会词汇的特定意义。在阅读中还要鼓励学生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并把它作为一项基本的阅读技能。在8级能力目标中,要求学生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巩固词汇,才能有效地掌握该词的字面意义、该词的多层意思、该词运用有何限制、该词的句法特征、该词的语义特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