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豫中学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教学
教研
计划总结 学科建设
教学活动 教海深航
德育
在线
规章制度 计划总结
德育活动 班级工作
师生
天地
教师风采 心灵驿站 教学交流
学子文苑 社团风采 学生荣誉
  首页 学校概况 新闻之窗 教学教研 德育在线 党团建设 师生天地 校友风采 招生招聘  
  • 1
教学教研
 计划总结
 学科建设
 教学活动
 教海探航
 常规检查
 
教师博客
教师博文   博客链接
2012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移民泪
天和塔记【原创】
温州行
毛伟的博客
作息时间表
宿豫中学作息时间表公示
教海探航 > 教学论文 现在位置是:首页> 教海探航 > 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中的错误浅析

发布者:张修顺    发布时间:2012-05-03 16:21:45    阅读:735次     [关 闭]

数学教学中的错误浅析

江苏宿豫中学    裴小伟

内容摘要: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受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习过程中常常会犯一些知识性的错误。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作好学生学习过程中错误的有效转化,挖掘错误的有利因素,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关键词:错误、转化、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受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习过程中常常会犯一些知识性的错误,给顺利地完成整个学习过程造成一定的干扰和纠正。作为学生犯错误是难以避免的,问题是要尽快地识别和纠正。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作好学生学习过程中错误的有效转化,挖掘错误的有利因素,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1.错误的有利因素分析

正确与错误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正如列宁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有两面性。”正确和错误又同样有两面性。错误有使人倒霉的一面,同时也有使人取得教训的一面,这是因为误入歧途必然失足何处。只要认真分析原因,提高了自觉性,就有可能避免犯更大的错误,甚至比没犯过错误的人有更大的“免疫力”,酒会接受沉痛的教训,以此为戒,不在重蹈覆辙。数学教学中重视错误的饿意义正在于此;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暴露知识的漏洞,给予学生易引起注意、印象深刻的强刺激,而且有利于学生自觉地知错、改错、防错,提高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错误转化的原则

错误的两重性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学生错误转化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发挥错误的有利因素,并遵循以下原则:

1)适时性原则:对学生错误的转化,有时需要教师及时帮助学生早日排除错误的干扰和影响;有时则需要留思考余地给学生,供其反思。教师要注意改错时机,寻找施教支点。

2)分类性原则:对每类错误教师应指出错误类型,并分析错因,是学生吸取经验教训。对不同类型的错误,应采取相应的转化和预防措施,区别对待。

3)自主性原则:帮助学生走出误区,应以学生自己改错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自我评价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学习质量。

 3.错误转化的方法

    数学教学中,学生反错误是不鲜见的,重视错误就是通过剖析以往的错误,找出错误向正确化的条件,采取科学的方法,以错攻错,以错施教,以反显正。因此,研究错误不仅仅是一般的认识论问题,而且有着更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改变传统提问方法,敢于暴露错误。大多数教师提问时,为了减少差错,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提问对象选择上过多注意好学生,提问方式也都是“水能回答这个问题”等肯定方式。表面上看似乎教学程序顺利,效果不错,但实际上被掩盖的错误不少。不是学生没有问题,而是没有充分显示问题的机会。相反,如果提问时,注意问题的设置与提问对象的关系,改提问方式为“谁不能回答这个问题”、“谁做错了”等否定方式,那么其效果是不可小视的。这种以反常规的提问方式新鲜不俗,刺激强烈,印象深刻,感受性强,能引起学生重视错误,并唤起学生正式错误的勇气和信心,犯错误的学生也反倒“犯错误不会被指责、唾弃,而是老师给予的尊重和重视”,从而激发了学生勇于知错、改错的自觉性。

2)丰富课堂组织形式,多方改错。为了减少错误的学生,教学适宜在易错且不易被重视的地方着力。通常可采取以下方式改错:

     以学生活动为主,个人改错与集体改错相结合。对所犯错误,自找错因,寻求正确答案,进行个人自查。这有利于加深知识,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的能力。集体改错是以自学为单位,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巩固知识,矫正错误,这有利于发扬学生的合作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潜力。

     以教师组织为主,学生参与,多途径改错,针对犯错误人数的多少,有时适宜个别辅导,分散改错;有时则需要集体改错。

A.      构设错析课,增强改错的目的性。教师把学生一段时间以来学习某一部分知识所犯错误纪录下来,分类整理,以备错析课之用。教学是教师首先有目的的给出错例,让学生指出错处,师生共同纠正。其次师生共同解决某个问题时,教师有意解错,看看学生能否发现,了解学生的警戒程度。第三是让学生独立练习。最后小结发生错误的原因。为防止出错,教师应针对各类错误,制定政策,解决问题;

B.      设制“陷阱”,提高改错能力。数学设“陷”,是针对学生由于对某些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等方面理解不够全面的饿方矢地选编一些颇具迷惑性的题目,布设“陷阱”,借以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落入”和“退出”误区的过程中,吃堑长智,得以提高。

2)改革作业批改方法,挖掘其内在潜力。作业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训地”是知识的“落实物”,是教学效果的“检查站”。传统的饿作业批改方法就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х”。从现象上看,似乎合情合理,但它不能刺激学生对错误的警觉,不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的能力。仅用“√”或“х”这两种批改符号不能具体地指出错误出现的地方和原因,不利于学生准确迅速地找出错误,并把错误改正过来。采用新的改法后,对作业提出了以下要求:

     使用符号的限定:“√”表示正确,“—————”表示答案不具体、不完整、不确切;“∽∽∽∽∽∽”表示走了弯路;像眼睛一样的符号“⊙”表示要仔细,不能马虎,等等。对上述集中符号不能表达的内容可写上具有指导性的批语,以次强化学生认真细心、一丝不苟的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要求学生作到“一禁止二可以”,用于保留错误。即禁止学生做作业是擦来改去的不认真现象。解题中发现错误;可以停止解答,打上标记,在旁边重新解答;做完一道题经检查发现错误,可以一旁另做答,直至正确。学生把错误“保留”下来,有利于供其反思,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习惯,提高作业的速度和准确率。

     要求学生作好错题集,对作业中出现的不同的差别,进行统计,分类归纳,比较分析,在知错的同时,寻求补救措施。适时给学生创建错析课,提供施教机会。通过实践,大部分学生的改错速度和改错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变原来的盲目改错为针对性改错,相应提高了学习成绩和教学能力。

     区别对待,以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调查,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对待错误的反映各异。一般来讲,学生那到批改过的作业后,中、上等学生先看有错的题目,且对此特别重视。学习较差的学生关心打“√”号的多少,有满足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错误的心里,程度好的学生所犯错误让其自查自改。中等生所犯错误教师指出错处,提示纠正方法,让其自改并严格要求,使其引以为戒,差生所犯错误教师指出错处及错因,提供改错策略,帮其改正,以定成绩和鼓励为主。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识错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改错意识。

总之,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改错,使学生从错误中醒悟,澄清了是非,弥补了知识的缺漏,帮助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引导学生走出误区,从而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了数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生数学的兴趣,有力地提高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苏ICP备2023042236号   版权所有:宿豫中学    电话:0527-84491996  地址:宿豫区学海路4号     苏ICP备2023042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