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豫中学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教学
教研
计划总结 学科建设
教学活动 教海深航
德育
在线
规章制度 计划总结
德育活动 班级工作
师生
天地
教师风采 心灵驿站 教学交流
学子文苑 社团风采 学生荣誉
  首页 学校概况 新闻之窗 教学教研 德育在线 党团建设 师生天地 校友风采 招生招聘  
  • 1
教学教研
 计划总结
 学科建设
 教学活动
 教海探航
 常规检查
 
教师博客
教师博文   博客链接
2012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移民泪
天和塔记【原创】
温州行
毛伟的博客
作息时间表
宿豫中学作息时间表公示
教学活动 > 校际活动 现在位置是:首页> 教学活动 > 校际活动

英国学习考察之旅感受

发布者:宿豫中学    发布时间:2012-06-05 17:19:31    阅读:1368次     [关 闭]

                        江苏省宿豫中学    朱宾             2011-11-30

金秋十月,我有幸参与了江苏省教育厅与苏教国际联合举办的为期六个周的高中英语教师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习考察之旅。短暂的异国学习考察之旅让我耳目一新,开阔视野;感受异域风情;零距离地了解和接触了英国教育的历史和现状;体会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理念;丰富了我的人生;同时也带给了我许多的思考。为期六个周的英国的学习、旅行和生活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高密度的信息冲浪,多维度的思维碰撞,对英国文化和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曼彻斯特,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我学习之旅的主阵地,英国的第三大城市,今非昔比。狄更斯时代那种贫困的煎熬早已是尘封于历史的记忆;早已远离了那段蒸汽和汗水的岁月,进入打扮时髦、到处有休闲酒吧的摩登时代。当然,曼彻斯特也不是只有疯狂喊叫的足球赛和上等人聚会的喧闹场所,也有宏伟的博物馆,精美的食物和一流的购物环境。曼彻斯特如今已是英格兰西北部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下面我就具体介绍一下我在英国一些切身体会,愿和大家一起分享。     

思维大碰撞

1.彬彬有礼的英国人 在路上行走的时候,会有很多不认识的人主动跟我们打招呼;有行人过马路的时候,司机主动示意行人先行;在街上,走路时被人无意触碰了一下,马上就会听到Sorry!当有人想从你的身体前面穿过时,总会伴随一句Excuse me英国的公交车只有一个门,两层,人们总是排着队上车,先下后上。乘客下车时会对司机说Thank you! 然后再下车。上车时,男士会让女士先上,自己跟在最后。上下电梯、楼梯,在商店付账,也同样如此。公共场合几乎听不见大声喧哗。在公交车上,很多英国人总是手捧一本书,或是一份报纸(车上报纸是免费的,可以带走)或是带着耳机听音乐,打电话的声音都很低。

2.具有良好责任心的司机  在英国,司机非常有耐心,有责任心,摆放行李和搬出行李都是司机一人去做,而且会摆放的很好。因为客人从远方来累了,应该上车去休息。英国人开车有规定,要求连续开车不得超过4小时,这是法定的,目的是为了人身安全、车子安全着想。

3.交通道路人性化  英国多数城市街道不太宽,车很多,但很有序,也很安静。十字路口有行人过路按键和围栏,非常人性化。英国人很保守,很绅士,很重视历史,他们的路总是弯弯曲曲,但总能通到你要到的地方。大家非常重视交通规则,几乎没有看到闯红灯现象,没有人大声喧哗,伦敦到曼彻斯特高速公路上没有看到收费站,没有广告牌。一切是那么的和谐、静谧、温馨、有序。

4.抽烟要合法化  如果要抽烟可以在室外空地上去抽,不准在公共场所,室内抽烟,象旅馆、卫生间都不许抽烟,而且都有报警系统装置。来到旅馆,打开房间,你会发现里面很整洁,一点异味都没有,尽管一年到头总是关着门窗。

5.耐心微笑服务,尽责尽职  星期天,我到市中心逛商场买裤带,询问一个售货员在哪儿可以买到,由于商品太多她一时也没找到,不在她的服务范围,她又亲自找主管然后带我去,我试了一次又一次一次,最终没要,她说谢谢你的光临,欢迎下次再来,服务人员不厌其烦,一直微笑服务,笑的很真诚,笑的很自然,搞得我非常尴尬。

6.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在英国,到处可以看到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标牌,如:私人停车场,私人花园,私人住宅等,其他人不可随意使用和进入。在伦敦塔桥头旁边竟然有一处私人领地不许别人进入,而且语气特别强硬(private propertykeep out!)。在英国有这样的说法:私人财产的有效期是999年,不经本人同意,任何政府和个人都不得强制拆除。

英国学校教育

我们这次的培训项目分为三个部分:集中培训教学理论、考察学校和周末旅游。集中培训教学理论在曼城大学和苏曼中心,每个星期当中我们都会有一天的时间亲身体验和观察英国的学校教育。校方会有计划的安排我们听课,并参加学校的活动和会议。这种方式使我们完全融入到了学校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去,更加有利于我们真正的发现并且了解英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也带给我很多的启示和思考。

1.英国的中、小学都是小班教学,学校的规模也不是很大,大约几百人。一个班级通常只有一二十个学生,为了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校实行助教制度,上课的是教师,而教室里还坐着12位助教。他们会在学生的行为上,学习上及时地给予必要而有效的指导。老师讲完后,助教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参与到学生分组中,和学生一起练习或讨论学习内容,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最大程度上重视。

2.人性化的管理以及和谐向上的氛围。让校园充满爱,让人性化的管理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学会等待,敞开胸怀,包容一切。过道墙壁上挂满了学生作品。课堂教学中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室里的座位是较为随便放置的,老师通常不是十分严肃地站在前面讲课的,而是较为随和地坐着,或站在学生中间的,师生关系十分融洽。教学氛围也非常和谐,学生可以坐着说话,老师则是以商量的口吻来应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3.英国的中小学普遍采取目标教学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每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学生都会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学生清楚的了解到每一项教学目标下达后自己能够达到的程度,从而使得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英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雪莉.克拉克曾经说过:让孩子们了解学习的目的是他们作为学习者最基本的权利。

4.教师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思考过程的训练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英国学校课堂学习内容十分丰富多彩。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的范围内,老师可以自主选择教学内容。通常老师会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充当的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老师会慢慢的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教学生思考。相对于思考的结果来说,思维的过程反而更重要。在思维的过程中,老师会不断的用excellentwonderful, brilliant等鼓励的语言来表扬学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学生们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能够更加主动的去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5.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室的墙壁上挂满了学生自己创作的的作品,手工品。从图画,插画,文字到版面的设计都是学生们独立完成的。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我不得不感叹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如此的神奇和美妙,我似乎也看到了小小作家们创作时那激动的神情。难怪英国出现那么多诺贝尔获得者。

英国博物馆和教堂

英国博物馆和教堂很多,基本上都是免费的,星期天家长常带着孩子参观各种各样的博物馆,接受教堂的洗礼,听天籁之音。在博物馆可以看机械运动的原理,甚至亲手操作模拟实验,所以他们动手能力非常好。在大英博物馆里,我看到了许多孩子坐在地上看着雕像进行素描,还有采集其它信息,还有比这种主动学习更令人高兴的吗?走进大英博物馆,你会发现许多展厅,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展厅都是中国的东西,看后令人荣辱交织:感到自豪是我们中国曾经拥有如此珍贵的文物,感到羞耻的是这些文物已一去不复返。这里有工艺和造型十分漂亮的唐三彩,这里有山西五台山清凉寺的壁画,这里有大清帝国乾隆皇帝御案上的纯金摆设,一座天圆地方的宫廷建筑模型,这里有元代和明代的青花瓷,还有洁白如玉的白瓷,站在它们面前,仿佛感到仲秋明月在照耀,清澈见底的秋水在流淌。面对这些展品,令人感慨万千,思绪起伏:这是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的血肉啊!它们本来属于中华民族,本是我们的国国粹,而且是无价之宝,如今却流落在异国他乡,我忽然感到自己像一个探监者,探望被囚禁着的亲人,心里有说不出的酸痛。

住宿家庭

如果想要真正的了解英国,拥有一个home stay/host family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因为,只有当你深入到英国人的家庭生活当中去,你才有可能真正的了解到英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住宿在寄宿家庭为你提供了完全的英语语言环境,更加有利于英语口语表达和听力的提高。有些人人不太喜欢住在host family,认为不同的生活习惯会造成很多的不便和隔阂。其实,大多数的英国人还是十分热情的,他们也乐于了解中国的文化,建立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住宿关系对于双方都是十分有利的。但是,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在与host 交往的过程当中还是有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的。要善于与住家沟通,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要客气,否则适得其反。

参观名城 了解西方文化

在英国学习期间,每周末安排我们参观了许多大城小镇,无论是举世瞩目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宏伟壮观的白金汉宫,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英博物馆,都能让你触摸到英国历史脉搏的跳动,感受到历史与文明的进程。那些高高的、傲然挺立的团块型建筑群,尖尖地刺向苍穹的屋顶,彰显着西欧人以我为中心的民族个性。英国的住房没有高层,基本上都是一层或者两层的坡顶结构,同时,无一例外地都在自己家门口的两侧挂起漂亮的小花篮,在自己家门前或屋后都营造一个自然亲和的各具特色的小花园。还有他们高福利国家优裕的物资生活、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能震撼我心灵的是这个西欧岛国与我们截然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意识。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进世界和谐交流

英国人对中国历史和现状知之太少,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播中华民族文化非一日之功。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仍具重要意义。它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可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从而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在国际大环境下,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各种挑战,扩大与其它国家的交流。一方面要大胆地引进国外先进文化,为传统文化增加活力;另一方面要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也有助于消除世界对中国的误解。

总的说来,这次英国学习之旅,使我了解了英国中小学教育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的现状,也感受到了很多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短短六个周的培训使我受益非浅,也使我切身的感受到不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对我的冲击。我深知,学习的目的并非照搬全抄。我将通过思考与实践,有选择的吸收,将那些有利的,适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希望能够为我的教学之路注入新鲜的血液,也希望我的这些感受与思考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启示。

 

 
苏ICP备2023042236号   版权所有:宿豫中学    电话:0527-84491996  地址:宿豫区学海路4号     苏ICP备2023042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