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豫中学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教学
教研
计划总结 学科建设
教学活动 教海深航
德育
在线
规章制度 计划总结
德育活动 班级工作
师生
天地
教师风采 心灵驿站 教学交流
学子文苑 社团风采 学生荣誉
  首页 学校概况 新闻之窗 教学教研 德育在线 党团建设 师生天地 校友风采 招生招聘  
  • 1
教学教研
 计划总结
 学科建设
 教学活动
 教海探航
 常规检查
 
教师博客
教师博文   博客链接
2012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移民泪
天和塔记【原创】
温州行
毛伟的博客
作息时间表
宿豫中学作息时间表公示
教海探航 > 教学论文 现在位置是:首页> 教海探航 > 教学论文

创新德育机制,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

发布者:宿豫中学    发布时间:2012-05-24 16:41:10    阅读:1263次     [关 闭]

---对班主任工作量化评价方案的再思考

江苏省宿豫中学  傅恩顺

摘要: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为班主任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应成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班主任工作评价要坚持全面性原则,评价的主体和内容要从单一走向多元。评价的方式要从定量为主(或定性为主)走向定性、定量有机结合。评价宗旨要从“以校为本”走向“以人为本”。评价要尊重班主任的主体地位、满足班主任的心理需要,有利于班主任的发展。科学、公正的评价方案,有利于使班主任由事务型管理者变为科研型的教育者。运用德育评价的反馈调节和激励功能,可以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发班主任的内驱力,使班主任工作充满激情与创造力。

关键词   创新   班主任工作   量化   多元   评价

时代呼唤学校德育创新,要使学校德育创新关键在于班主任工作的创新。而班主任工作创新的关键是学校是否能客观、科学地评价班主任工作,使班主任工作中的成绩得到客观充分的肯定,工作中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为班主任考核、奖励、选拔、职称评定和聘任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启动其内在活力,调动其积极性,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工作效能,既有利于学校对班主任队伍的科学管理,也有利于班主任自身发展。因此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为班主任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应成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班主任工作评价现状及问题

目前,走近班主任,仍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当高中教师累,当高中班主任更累。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分析目前班主任工作的状况就会发现,教师们不愿当班主任并不完全是怕累,问题主要是由于学校对班主任的管理和评价等机制仍然不够科学,一些学校一味强调量化评价,评价的导向、激励、鉴定、调节、改进等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使班主任没有用心体验和发掘工作过程的乐趣和价值。如《宿豫中学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分为月考核与学期考核两部分:

1、月考核(年级组负责)。量化考核内容分班级卫生、纪律、日常行为、班级活动、班主任出勤五块;每月按得分顺序评出等第:A10%B40%C40%D10%。按下列方法计算:A20分、B15分、C10分、D5分。

2、学期考核(政教处负责)。一般在学期末、学年末时进行。量化考核内容:月考核积分的累加、班主任学期其他工作(如班校集会、活动开展、文体卫生、家庭联系、班级手册、各项比赛获得奖、计划总结、班级学习成绩等)。班主任工作评价按学期考核得分顺序评出等第:A等(优秀)20%B等(良好)40%C等(合格)30%D等(有差距)10%

这种评价方式将班主任工作分为两部分进行考查,每部分又细化为若干条款,并逐一用数字和比例来体现,操作时以加分、扣分为主。它比较科学和客观,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民主投票或领导主观评议的弊病,但深入思考仍有有如下弊端:

1.内容上不够全面

对于班主任的工作,貌似精确却不全面的“数字化”,它再细致,也不可能把班主任的工作内容都包罗其中,很多班主任隐性的工作也无法量化。如:就工作时间而言,班主任工作虽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但是有时个别教育、家访等工作都在业余时间进行;就工作空间而言,学校、家庭、社区,甚至从事调查研究的地方都可能是工作场所。显然,有限的考核违背了班主任工作内容的无限性。如果有限数量对班主任工作的整体面貌作出考核评价,显然不够全面。

2.形式上过于僵化

在形式上过于注重其科学性、客观性,但是却忽略了班主任这种比较特殊的工作的隐性和模糊性,“量化评价”过于迷信数量化考核,用数学对班主任工作过程进行描述,在分析班主任工作状况时以数学作为工具,把评价标准和结果用数学来加以表示等,排斥非数量评价方式,显然这是不妥当的。“量化评价”中标准统一的条条框框,也无法体现出班主任各自的个性特点、工作风格、专业特长;僵化的扣分、加分形式在心理上也容易使班主任心生畏惧或产生逆反。

3.评价主体缺位

班主任评价的主体应该是班主任、领导小组、学生及家长等,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往往是领导小组变成评价的唯一主体。“量化评价”中没有自评、学生和家长的评价。评价主体缺位使得班主任工作评价有失公正,也非常不利于调动班主任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班主任工作评价要在充分尊重班主任个性的基础上,指导、帮助他们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而在实施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却渐行渐远,往往忽视了班主任多姿多彩的个性;它对过程性的淡化容易造成了对班主任工作过程指导的疏漏,导致有些班主任平时工作懒散,检查时临时性突击搞应付来交差,或不能及时调控、改进班主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既不利于班级工作,也不利于班主任自身成长。

 二 、对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再思考

1、坚持班主任工作评价全面性原则,评价的主体和内容要从单一走向多元。

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工作琐碎繁杂,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处理的事务也会层出不穷,所以对班主任的考核与评价工作也就自然地要做到全面,不能只由某一部门或只从某一方面进行评价。

首先,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要建立学生、家长、教师、班主任、年级组、学校评价体系,组成多元化的德育评价队伍,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科学评价班主任工作。如班主任自评、同行互评、学生问卷调查、家长访谈、校领导评价等形式进行。多元评价主体组成了有机的整体,共同反映出班主任工作的情况,使班主任工作评价比较全面。

其次,评价内容要多元化。可以从 :为人师表、工作计划、班会教育、品德培养、干部培养、后进生转化、团队工作、完成学校工作、班风学风学习成绩、班上学生行为规范、教室保洁区卫生、会议出勤、家长工作、值周活动、品德评语操行评定、工作总结、德育论文撰写、形成特色等方面。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充分地展现出班主任工作的的时空,更完整地反映班主任的工作成绩。

2、坚持班主任工作评价激励性原则,评价的方式要从定量为主(或定性为主)走向定性、定量有机结合。运用德育评价的反馈调节和激励功能,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发班主任的内驱力,使之乐于和勤于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评价没有量化和绝对强调量化都会有失偏颇。没有量化是不行的,量化不是万能的,只着眼于简单的“高清晰量化”,不仅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一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水平和管理业绩,而且这种形式会使我们的班主任有做不完的统计、填不完的表格、挣不完的分数,忙于种种检查评比而不得不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置于一边。根据班主任工作有很多是隐性的不可量化的特点,实行定性、定量有机结合的评价方式。如适当使用等级法、描述法、评定法、写评语法等,补充了不便于量化的班主任工作以及绩效的评价。

3、坚持班主任工作评价导向性原则,评价要从“以校为本”走向“以人为本”。评价 要尊重班主任的主体地位、满足班主任的心理需要,有利于班主任的发展。

“民主评议”和“量化评价”等评价方式最终都是依据学校的利益和需求进行,这种管理显然没有充分尊重班主任作为人的独特性、主动性和发展性。

从“以校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让班主任都能认识到自己的成绩,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满足人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以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的热情。

因此,只有使班主任工作得到全面、科学、公正的评价,班主任们才可能从沉重的体力负担与心理负荷中解脱出来;才能真正地“解放”班主任,调动其工作积极性,重塑生命和工作的价值;才能使班主任们主动应对挑战,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

4、科学、公正的评价方案,有利于使班主任由事务型管理者变为科研型的教育者。

我校与华师大合作的“班主任工作效能研究”课题启动以来,我们对班主任工作评价方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思考,并根据以上原则做了适当的修订,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已经出现了可喜的转变:一是变事务应付为教育科研,许多班主任随时以科研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把自己所带的班级当作自己的教育科研基地,能根据实际情况善于提出科研课题,并紧紧围绕课题去思考与实践,减少各种事务对自己的干扰。这样班主任会觉得每一天的工作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因而同样紧张的工作却变得有兴趣、有意义了,对于一个有事业心的人来说,只要有兴趣、有价值,工作再累也不会觉得苦。

二是变个人权威为集体意志。一些班主任之所以感到太累,管理效果不理想,原因之一是他们过分注重自己的个人权威,对班上的事什么都不放心,非自己亲自过问不可,然而,由于集体意志并未形成,班主任的努力往往收效不大,这自然使他们感到力不从心、精神疲惫。一个班当然离不开班主任的个人权威,但班主任的个人权威应该通过健康舆论、班级法规转变为集体的意志,这样,班级凝聚力才会形成,班主任的工作才容易事半功倍。

三是变孤军奋战为师生合作。这是教师个人权威转变为学生集体意志后的必然结果。

孤军奋战的苦与累,每一位班主任都体会过,但未必每一位班主任都能醒悟,这种“苦与累”是自己的错误观念造成的,也是不合理的评价制度与方法造成的。如果我们的评价体系不改变,相当多的班主任会仍然认为这个班只是班主任个人的,也会不相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那么,凡事只有事必躬亲。其实,班主任完全应该也可以把一个班级的重担让几十个学生分担的。不要认为学生自觉性差,能力不强。实际上,学生源于教师对自己的信任而产生的自觉性是不可忽视的,学生潜在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更是不可低估的。因此,班主任获得放手发动学生之后,肩上的责任不是更轻了,而是更重了,但同以前不同的是,班主任真正还原成了“人类灵魂工程师”:他可以有充裕的时间找学生谈心,深入学生心灵,研究学生思想,把学生思想工作做得更细更好;他可以有充沛的精力结合一个班的教育实践,思考、探索教育改革,进行教育实验;他可以看书学习,进修提高,不断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创新德育机制,构建适应新形势下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努力在评价观念、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上求得创新,以适应教育教学领域里的各种新变化,开创新时期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教育评价与测量》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   金娣、王钢  200712

2、《班级建设:提升学生精神生命质量——班级管理的整体思路》 华东师范大学   李伟胜

3、《班级管理新探索:建设新型班级》,    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建设民主集体型班级的五个策略》,   《班主任之友》200510、(11)。

5、《衡量学生成长状况,提升班级生活质量——解读新基础教育班级评价方案》,

《中小学管理》20046)。

 
苏ICP备2023042236号   版权所有:宿豫中学    电话:0527-84491996  地址:宿豫区学海路4号     苏ICP备2023042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