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豫中学 王秀营
从教近二十年来,我愈来愈感到总结性评价的积弊所带来的危害。教师就像纱厂里的挡车工,为一个个转动的机器忙碌着,已经失去教学本身的生机和活力。受困的不仅是教师、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和家长社会也身受其累。是的,总结性评价使用起来直截了当,容易操作,但这种带有一锤定音、秋后算帐的做法,打击了大部分人的积极性,挫伤了师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呼唤形成性评价,力图以形成性评价给教育注入汩汩春水,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局面得到改善。
形成性评价也叫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立。形成性评价是激励、改进、描述,它体现在日常生活本身,和教学活动同步进行;它不是充当法官或裁判的角色,它反对先设立目标,目标是在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逐步明确起来的。形成性评价是一个确定行为发生实际变化的程度的过程。美国学者克龙巴赫认为:"评价能完成的最大贡献是确定教程需要改进的地方。"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也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可见形成性评价不应是"选拔""社会精英",不是对学习者进行区分或"分等",而是为了调节学习者的行为,促进学习者"转变性发展",评价应该是作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将反馈、调控、改进作为评价工作努力的方向,关心对学生学习、日常行为的诊断,致力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及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形成性评价一定会产生很大影响,能彻底改变目前的教育积弊。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具体谈谈我的认识,求智者赐教。
一、开辟形成性评价空间,凸显形成性评价的价值。
形成性评价的实施阻力主要来自于传统意识和各种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等,教育追求短视,要求"短平快",压榨学生的体力,走苦、拼、挤的路子,这种传统势力把学生个体逼入墙角,不给学生发言权。我认为,开辟形成性评价空间,必须给教育宽松的环境,把人的终生发展放在第一位。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应该放下专家的架子,走平民之路,请问:你的文件是从教学第一线总结的,还是上级领导传达的?文件是从报刊或国外"舶"来的,还是我们一线教师的工作结晶?
形成性评价的空间在一线师生那里,那里是形成性评价的价值所在。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形成性评价的空间在学生那里,学生的合作独立的实践很重要。举个例子,高中一年级学生出版一期墙报或报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或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主题,明确分工,从收集资料、?
二、营造民主气氛,构筑形成性评价的绿色通道。
教学既产生学习效应,又产生人格效应,教学评价中包含丰富的健康人格的内容:平等和尊重,民主和自由,情感和爱,理解和宽容,怎么做到这些,我想首先就要民主,放飞学生的灵感和思绪。另外,形成性评价的核心放在学生的态度、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它的标尺是态度;形成性评价属于人文化评价,强调以人为本的评价过程,强调评价过程中师生交流,强调评价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功能。例如,每周末、月末、学期期末根据所收集的评价材料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课堂表现及作业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评价采用"? 质?等级+激励评价"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全面、客观和公正的评价。也就是说,我们构筑"绿色通道",绿色通道中基本元素就是人文、民主,这也是形成性评价的落脚点。
新型的师生关系可以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在民主的气氛中沟通思想、达成共识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形成性评价中师生双方的参与和互动过程实质上就是人际沟通的过程,形成性评价中的沟通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沟通双方都是积极的主体。第二,沟通是积极地互相影响过程。第三,沟通是双方精神性交往过程。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和学生增进亲和力,多方面调动激励因素,因为民主的前提是理解和宽容,是"小成功"的赞美。教师要"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学生成功的愿望;创设体态语,要知道,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时,教师亲切的目光,和蔼的微笑,可以促进学生的信心和勇气。
三、教师的魄力与魅力,提供形成性评价的动力。
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 中,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魄力与魅力,是形成性评价取得效果的标尺,如果教师有真才实学,从精神上感召学生,有绝对的权威,这就是对学生最大的爱,这种爱易被学生崇拜。举个例子,百家讲坛为什么这样受欢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收视率,原因很简单,因为主持人的真才实学,我们的教师,也可以这样潇洒地拥有这样的课堂,做个博才多识的学者!学生在你的感召下,学习的效果将是十倍、百倍,这样,形成性评价焉有不成功的道理。
教师的魄力与魅力,来自对教学的热情和力量。弗罗姆说,正是在给予中,我领悟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对我的盎然生机和活泼能力的体会使我欢乐溢心。苏格拉底认为,教师不是表现自己,而要退居暗示的地位,教师只能充当知识的助产士,要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责任感,唤醒学生的潜在力。教学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在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时,形成性评价发挥了重要功能。
四、"公约计划"操作台,开创形成性评价的局面。
所谓"公约计划",就是教育者不对被教育者预先提什么要求,教室没规定,学生根据学的需要来,教者做一些善意的指导,及时反馈信息;在过程中寻找问题,和学生对话采取描述性的,也可以点点头,笑一下。这种评价,把主动性和创造性还给学生,学生是主角,这样的课堂洋溢着人性和艺术,学生可以尽情放松,"放浪于形骸之外"。"公约计划"之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必会明显增强,必会出现兴趣、行动、创新、实践的操作台。由此看出,"公约计划"的主要作用是: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2.为学生发展服务,反映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3.增强学习能力,提高自信心,调整学习策略;4.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合作学习和与人交往的能力;5.通过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增强参与意识。
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也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评价是为了"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与手段要起到催化智育、净化心灵、提升品质、学会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作用。因此,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激励机制 ,构筑形成性评价的"绿色通道"。让我们共同携手,走向教育的灿烂明天。
参考文献:
1、霍力岩 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9):71.72.76
2、高文 建构主义研究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J],全世界人民球教育展望。2001(3):4.
3、孝玲 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4、汝梁 远距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安徽教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