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学期,我为高一3班的语文教师。在贯穿整个学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和学生配合默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取得了较为优秀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学生语文兴趣、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和语文成绩等几个方面,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基础平台显示出较高的优质维度。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把教学“六认真”真正落到实处。
从备课到上课,从批改作业到课外辅导,从制作试卷考试到组织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唯“认真”二字是举。认真研究新课标、历年高考试卷、教学大纲和教材。认真编写教学案。认真设计好课堂系列问题,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追求课堂教学深度、广度、密度和效度。认真遴选基础题和扩展题,精心安排好每一次作业。准时批改并及时评讲作业,个别讲解为主。通过作业环节,分析学生的学习机制,努力纠偏归正,追求毫末,以成于巨木。课外辅导不拘泥于书本,只要是源头活水,就引进来,让学生进入动态语文学习状态,与时俱进。每份课课练、周练和月测试卷,都立足课本,适当迁移裂变,既抓基础又抓视野和素能。充分利用自习课安排学生举办语文活动,学生热情高涨,益智利口,盎然快意。
一学期里,我制作一体化教学案达本备课组的1/3以上;每一节课均以问题形式为主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一学期生均参与率高达143次;个别辅导累计达600多人次;组织演讲和辩论3次;穿插语文“新鲜时蔬”材料120多条。
二、把作文教学当做“半壁江山”。
作文教学只可强化,不可弱减。课堂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文本的作文因素,鼓励并导引学生最大限度地追求文本效益的最大化。每周我都安排一篇大作文,2篇以上周记式小作文。精批精改,因人而宜,差别化讲评,个性化辅导。每次讲评我都提前制作好课件,有的放矢。一类作文和四类下作文,我均选例分析,让全班同学理喻。
一学期里,学生共写大作文20篇,小作文21篇。有效提高了作文成绩。
三、把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能力训练落实到位。
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它指文本中的字形、字音、词义,语言表达中的通顺、流畅、优美,阅读理解中的结构分层和信息筛选,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识记理解,作业面的整洁,书写的端庄工整等。因为这关涉到学生的整体提升,必须天天讲,实时练。不能一曝十寒,过于相信学生的自觉度。
四、把集体备课当做个人进业的学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能为我提供解疑答难的由头的,我都不吝求教。无论是本科同仁,还是异科同行,我经常就语文问题或广通的教学技术和他们探讨。一日一进,日积月累,对我自身来说就蔚为大观了,甚乐。
要总结的东西很多,为免于俗套的面面俱到,仅择之三四说事。当然,语文教学是一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工作,说辞不一。自古以来,人间本就没有包打天下的唯一标准,一说即可。自身的不足与实践中的偏失,还请同仁和权威斧正为谢。
王洪章
2011-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