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豫中学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教学
教研
计划总结 学科建设
教学活动 教海深航
德育
在线
规章制度 计划总结
德育活动 班级工作
师生
天地
教师风采 心灵驿站 教学交流
学子文苑 社团风采 学生荣誉
  首页 学校概况 新闻之窗 教学教研 德育在线 党团建设 师生天地 校友风采 招生招聘  
  • 1
教学教研
 计划总结
 学科建设
 教学活动
 教海探航
 常规检查
 
教师博客
教师博文   博客链接
2012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移民泪
天和塔记【原创】
温州行
毛伟的博客
作息时间表
宿豫中学作息时间表公示
教海探航 > 教学论文 现在位置是:首页> 教海探航 > 教学论文

深挖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发布者:张修顺    发布时间:2012-05-02 11:12:41    阅读:799次     [关 闭]

深挖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粗谈历史教学中寻求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

江苏省宿豫中学  叶文刚

我们经常会说学史可以明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就是说学习历史可以为今天的学习、工作等方面服务。可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绝大多数的历史教师却没有很好注意这方面问题,只注重 向学生 教授简单的历史知识,然后就是要求学生课后加强记忆,考试能考出高分就行了。然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这种教学的方法肯定是不行的。而且我们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对那些自己能意识到的对实际生活起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或是在古今关联中继承优秀传统,汲取精神营养,悟出某些规律性认识的能力,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深挖教材,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把历史的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统一起来,努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下面就个人在平时教学中的几点体会粗略谈一谈,权当抛砖引玉,敬请各位同仁专家给予指正。

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有关历史规律,分析预测某一事物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历史预见性。比如讲授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出这样的一个问题:针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结合当前的形势,对战争与和平的前景做一展望。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引导,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只要帝国主义存在,世界战争的危险就依然存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教师可以继续设置问题:假如你是联合国秘书长,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有效遏制霸权主义、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这样学生就可以以当今领导人的角色谈谈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上相关的知识全面认识和掌握知识。这样学生就从枯燥机械的记忆中摆脱出来,轻松地掌握知识。

如何让学生尝试用现代观念去解决历史问题,在新旧观念的撞击中,深刻地记忆、理解历史。比如我在讲授辛亥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之前,我提出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如果让你参与制定革命纲领,它的内容应当是什么?请说明理由。由于这样的问题满足了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探索、研究、发现问题的强烈愿望,学生们的思维异常活跃。然后我让学生将自己提出的内容与教材提供的内容相对照,看看有哪些差异并想想产生差异的原因。引导学生站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妥协性入手进行分析,得出民族资产阶级只能提出一个既有革命性、又具有明显妥协性的革命纲领的结论,进一步认识到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最后,在借鉴中确认,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带领学生学习书本上给予的相关结论性的知识,告诉学生这是由于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所导致的,看来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不可能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样学生就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境地,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印象也不会非常深刻。

如何用概括现代事件的思维方法,去分析概括历史上相似的史实,理解历史,认识现实。比如在学习当今世界形势的变化时,我们常常利用教材中史学家的观点这样对学生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在向多极发展。据此,我要求学生试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由于学生已经从当代政治家的分析概括中理解并初步接受了“政治格局”这一概念,所以,在分析概括时,学生就会在模仿名人的欲望的驱使下,产生学习积极性。由于是让学生从不同于教材叙述的角度去认识把握历史,学生们就会在已经熟悉的“政治格局”所蕴含的思维特征的暗示下,独立自觉地将当代政治家观察、分析现今世界形势的思维方式迁移到对这段历史的分析概括上,完成真正理解的学习过程。

如何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联系历史,探究根源,加深理解,强化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人权问题是当今某些国家攻击别国,干涉别国内政的手段和借口,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向学生讲述并设问: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洛杉矶联邦地区法院,以侵犯民权罪判处殴打超速行驶的黑人青年罗德克·金的两名警察30个月的监禁。据美国的一些报纸评论,按美国法律正确量刑,应当判两名警察130个月的监禁,外加25万美元罚款。请问上述判决说明了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过程,是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的再认识过程。学生在探究这一事件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同时,在较高的层次上认清了美国这个人权卫道士的真面目。同样当今世界地区热点问题也很多,如中东巴以问题、南亚印巴克什米尔问题等,教师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如何通过历史的继承性寻找古今结合点,在这方面,我经常引导学生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等史实的历史延续上去认识历史,把握现实,强化学生古为今用的学习意识,使历史教学更好地为国情教育服务。比如,在讲到西藏的史实时,针对国外的一些反华势力支持达赖搞西藏独立的情况,我出了一道题:19966月,国务院派代表去西藏主持掣签仪式,认定第十一世班禅。请说出这一做法的历史依据。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对西藏的历史与现实有了更清醒、正确的认识。又如,在讲到宋、元、明三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为了让学生从继承历史传统的意义上去认识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我首先把一位历史学家的话交待给学生:“中国文明曾经影响了全世界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历史上曾有开放的时代,中国人敞开博大的胸怀,拥抱了来自印度、阿拉伯,甚至地中海沿岸的文明,洗礼了自己,包容了世界,丰富了人类的文明。”然后,让学生用史实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这位史学家精辟而深情的概括,把学生带入了为自己的民族有过这样一段历史而激动自豪的氛围之中,而学生又在寻找史证的思维活动中,领悟到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

总之,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尤其是大力提倡能力培养的情况下,历史教师的任务不再是让学生简单知道一些历史事实,而是要让学生知道当今很多方面都与历史有一定的关系,怎样利用历史知识为今天的生活、社会发展服务。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多多发掘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坚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这样做下去,教师教历史、学生学历史就不会如此艰难。

 
苏ICP备2023042236号   版权所有:宿豫中学    电话:0527-84491996  地址:宿豫区学海路4号     苏ICP备2023042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