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爱与教育智慧携手共舞
宿豫中学 英岩
全国优秀班主任李镇西曾在一次报告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刚工作几年时,我有一个学生叫任安妮,因为迟到而被我罚站15分钟,由于她是“差生”,我内心有一种歧视,后来她因病休学,我还暗暗为甩掉一个差生而高兴。她休学后在其它班级还想着回到我这个班级,后来她突然去世了,我才知道她三岁时就得白血病,这给我很大的震动。从此,我就发誓绝不再以任何理由罚学生站,十几年来我的眼前始终闪现着任安妮那双永远十四岁的眼睛,她盯着我……”
是啊,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们也许都曾有过类似的愧疚与遗憾,追根究底,皆源于爱心的失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这种爱又不仅仅只是一般的呵护,爱需要有一定的智慧,有智慧的爱才更具有魅力,更有教育效果。
所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没有爱也难于催生教育智慧。“师爱”与“教育智慧”彼此相伴相生,携手共舞。
一、爱,就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
班里有个叫陆婷的同学自尊心特别强。一次排位后, 她被排到前排一侧,别的同学都欢天喜地的和新同桌交谈,她却坐在座位上闷闷不乐,,以往排位她可不是这种反应呀,我将她带到办公室说和蔼地说:“这次排位以身高视力为标准,并且中间与两边学生对调,前阶段你坐在中间,你视力很好,这次换到一侧,下次就可再坐到中间,可以吗?听了我这番真诚话语,她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老师,对不起,我还以为上次月考没考好,你故意把我排在一侧惩罚我的。”原来如此,好敏感的女孩子,倘若我不观察仔细并及时解决,极有可能会在对我这个班主任误解基础上产生敌对情绪,那将会直接影响她的成长及学习。
班级管理中有许多暗含玄机,事关成败,又易被人忽略的小事与苗头,如果班主任能够时刻把学生的喜怒爱乐盛装心中,见微知著,及时捕捉并妥善解决这些细节问题,班级管理就可以避免许多失误。
二、爱, 就是给错误打个“活结。”
我所带的上届学生从高一到高三,打架的事件寥寥无几,这要归功于第一次处理学生之间打架的事。
记得当时高一刚开学不久有学生急匆匆地跑来向我汇报:杨东东和周涛打架了。我一听“火”就噌地上来了,开学以来我们一直强调的问题就是要友好相处。没想到他们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我决饶不了他们……可当我走在去教室的路上,我的想法就改变了:孩子哪有不犯错的,我真不该如此冲动,应冷静处理这个问题。当我把两位学生叫到办公室时,他们火气都还挺大,我没有立刻问他们事情的前因后果,只叫他们先消消气,各人在心里慢慢回忆事情的经过,边回亿边思考,在哪一个环节,自己可以通过哪种方式避免打架这件事。我在一旁做我的事,同时暗暗观察他们的表情变化。五分钟后明显感到他们的情绪平和了,我再叫他们分别说说,自己可以通过哪些努力避免这次事件。结果两位同学分别说出了至少六种可以避免打架的方法,我又趁机让他们比较一下打架与不打架的利弊。最后,我们一致得出:打架影响心情,还至少影响一天的学习,又伤害了同学之间的友情,给班级体带来极坏的影响,后来,我又叫他们将心得体会写出来,在全班交流,让学生明白打架的危害,应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从这以后全班几乎没有出现过打架事件。而这两位学生后来也成为了一对好朋友,06年高考中,他们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杨东东考取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周涛考上了徐州矿大。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老师,要有双洞察一切的眼睛,也要有容忍一切的胸怀;你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的错,也要给学生的错留下一个自由的出口,当学生犯错时,不要把学生挤到墙角,要给他留下自己转身的空间,就象给错误打个“活结”,让犯错的人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自己解开。
三、爱,需要沟通交流
(1)走进心灵——和每位学生聊天
教育面对的是沉甸甸的生命和灵魂,教师的使命是发现、唤醒、引导每位学生的心灵。每学期我至少要找每位学生聊一次天,面带微笑地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及时把由衷的肯定、诚恳的激励带给学生,让他们能在忧伤时得到快乐,无助时得到支持,失意时得到慰藉,师生的感情也在聊天中得到升华。
(2)周记——沟通交往的平台
作为一位女教师担任高中班主任,我是怎样让学生信任敬服,从而取得班级管理的主动权的呢?我想这应得益于一个重要秘诀——“纸上谈兵”,即利用语
文
老师的优势,巧用周记本,架设起与学生沟通的心灵之桥。平时我不限格式,不讲体裁,不定上交时间,让学生说心里想说的话,说学生嘴上不敢说的话。并且,我也认真负责地以批语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
班中有个女孩子,父母双残,家庭贫困,平时我一直很照顾她,新学期一到校,她就显得有点闷闷不乐,我便翻开她刚交上来的周记,只见上面写到:“我好迷惘,今年的暑假过得很不开心,弟弟为了让我继续求学已辍学打工了,看到双残的父母,我又一次萌生了辍学的念头,我把想法告诉母亲,她哭了,她说‘孩子,你是我全部的希望,我多想看你读大学啊……!’……老师,我知道在学费、生活方面你已经很照顾我了,我真不忍心当面向你提出这一想法,怕你失望,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读完这篇周记我流泪了,为她的家庭遭际,为她的无助……于是,我迅速在批语中写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就是为了你的母亲也要坚持到底。请相信:老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过后,我又及时对她进行开导鼓励。女孩的脸上再次绽放了美丽的笑容。她写道:“许多日子以来,我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而今我却从中嚼出了丝丝甘甜……谢谢您,老师!”
教育家陶行之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班主任只有蹲下来看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以真诚之心换来信任,以理解之心增进理解,以尊重之心赢得尊重。你才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良师。
四、爱,需要智对心理问题
我所带的06届学生中,有位男同学,性格内向且有些偏激,心理敏感脆弱,平日不太喜欢与人交流,平时考试如果不理想,总是很长时间走不出阴影。平时和他谈心没少花时间。
记得高一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晚上,大家都在紧张复习,他却跑来告诉我说头晕,想回寝室睡觉,当时看他面色不像生病的样子,我猜想可能又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恐惧即将到来的考试,但我不能直接点破这一点,那样会伤他的自尊。于是我便对他说:“走,老师带你到医务室检查检查”,一检查果然没什么,但他还是坚持要回寝室,我想如果放他回去,别人都在复习,他肯定睡不着,反而胡思乱想,直接影响考试,试考不好,情绪又会低落。我就让他把书拿到办公室看,然后以不经意的口吻与他闲聊,告诉他面对考试心理压力不宜过大,以平常心尽自己最大能力考,成绩需慢慢提,当得知他还没吃晚饭时,我又为他买来面包……最后他说:“老师,我回教室看书了。”第二天早上他准时来到教室,我便问“头还疼吗”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说“不疼了,谢谢老师”。以后的日子里只要一发现他有一点情绪变化,我便迅速了解情况,加以疏导。渐渐的,他喜欢与同学交流了,人也开朗许多,成绩也越来越好。最后考取了东北大学。
面对挣扎在巨大升学压力之下,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绝不能急噪,武断,以严厉的冷面孔,不分清红皂白的批评,应以尊重、理解和宽容之心,去关心、鼓励他们,耐心地帮他们打开心结,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到温暖,进而信任你、依赖你,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教育事业的伟大而充满魅力,是因为爱与智慧的交融,智慧的师爱就像一缕春风,一夜春雨,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教育人、唤醒人、打动人,从而收获一种“心灵的对话,情感的沟通,思想的碰撞”的互动。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把爱和智慧给了学生,同样学生也把爱、智慧与感动给了我们,瞧——
自发组织的“感恩”教育班会课;无需烦心的宿舍内务整理;还有精心设计的板报;更有疲惫时争先恐后帮你捶背的场面……师生就是在这种互相关爱、理解、信任、感动中携手前进,走过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日子。这难道不是我们苦苦追求的教育最高境界吗?
今年教师节,我收到一封学生的来信,信中写到:“敬爱的的老师,你是我生命的引航人,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看完后,我落泪了,我觉得这是班主任所能得到的最高褒奖。
教育是永远没有尽头的爱与智慧之旅。让我们共同以神圣的态度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便我们无愧于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