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豫中学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教学
教研
计划总结 学科建设
教学活动 教海深航
德育
在线
规章制度 计划总结
德育活动 班级工作
师生
天地
教师风采 心灵驿站 教学交流
学子文苑 社团风采 学生荣誉
  首页 学校概况 新闻之窗 教学教研 德育在线 党团建设 师生天地 校友风采 招生招聘  
  • 1
教学教研
 计划总结
 学科建设
 教学活动
 教海探航
 常规检查
 
教师博客
教师博文   博客链接
2012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移民泪
天和塔记【原创】
温州行
毛伟的博客
作息时间表
宿豫中学作息时间表公示
教海探航 > 教学论文 现在位置是:首页> 教海探航 > 教学论文

谈班级管理策略

发布者:张修顺    发布时间:2012-05-02 11:08:40    阅读:935次     [关 闭]

谈班级管理策略

江苏省宿豫中学    赵春

摘要在班级的管理中,班主任是灵魂、是核心。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是一有思想、有明确管理思路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各个学生不同,不同的班级的具体情况不同,管理策略也不同。

关键词管理   策略

班主任的工作是在做人的思想工作,是与学生在进行斗智斗勇的工作,也是最难做的工作。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受父母、老师以及相处时间长的人的影响最大。要想对班级管理达到一较好的效果,就要让学生相信老师,尊重老师,按老师的思想观点去做事,去成长。班级日常管理中,惊天动地的大事基本没有,通常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这些小事处理不好,都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或不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要既处理好这些琐碎小事,又不牵涉过多的精力、使班主任从繁重的班级管理中解放出来,轻松自如地管理,使班级沿着自已的思路去发展。要管好一个班级就像要管好一个国家、统帅好一支军队一样,光靠仁爱是不够的,必须要用智慧和计策。必需研究班级的管理策略,经过这几年的班级管理实践,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与各位共飨

策略一:温情关怀、众望所归

《水浒》中宋江,不过是小吏出身,无什么大的才能,遇事经常五体投地,以泪洗面,也就是有一幅助人热肠,人送“及时雨”的美称,结果有那么多的豪杰纷至沓来,对他马首是瞻,听其发号施令,结果闹腾了几十年;再就是汉高祖刘邦,不过是泗水亭亭长,小地痞小流氓一个,因善言善纳谏、不摆领导架子,对部下关心有佳,动辄则问部下“如之奈何”,结果民心所向,四方归一。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不胜枚举。原因都是他们会利用人的心理处理人的关系。相反,楚汉争霸的项羽,自认为天下无敌,目空一切,不对部下关怀,动辄“烹杀”,没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落得垓下被围、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结局;被很多行业奉为祖师爷的三国时的关羽,也就是对刘备忠诚,重情重义,结果直至今日还有那么多人对其崇拜有佳,如企业或个体老板家里面都供者关羽的像。甚至连剃头的都把关羽作祖师爷。      每个学生都需要温情关怀,也都乐意得到别人关怀。据美国心理学家、演讲大师戴尔·卡耐基的观点: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重要人物的感觉、都有受到别人尊重的感觉、都有受到别人青睐和关怀的愿望。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王峰同学是个性格孤僻,家庭条件不好,没有母亲,父亲一个人拉扯他和他的哥哥长大。他的哥哥为了帮助父亲经营这个家,早早地就退学打工了,他是全家人的希望!但是,这个孩子并不好学,还喜欢捣乱课堂,时常因此受老师批评,真是让老师们对他既气又怜、让人哀其不幸、努其不争。一次在大星期的周日晚自习,我发现该生没有返校在班,接着打个电话到他家落实原因,得知他生病了正在住院,病因是肺部出现了个洞,得了“气胸”,需要住院一个多星期。随后我找几位班干商量了一下,决定第二天下午课外活动课时间由我和两位班干作代表带着一个花蓝和水果去医院看望一下,我们的到来令他感到很惊讶、感激,他的眼里含着泪,他说感谢老师和全班同学。返班后他变了!再没有出现过一次迟到及其他违反纪律的事。一次小小的关怀,带来多么意想不到的收获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老师的真诚与仁爱融化学生桀骜不逊的心。把无微不至的关心送给每一个学生,赢得每一个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记得7班组建的第三天,我要委任陆昭成同学做班长,事先找其谈话,闲谈中他对我说:“赵老师,听同学说你很仁义,关心人,从不揍人”,我不置可否,只是会心地一笑了之。分班后不久,有几个学生找我,说想转到7班,问为什,你很仁义,不揍人,对学生关心”。他们基本上都说7班好,老师好,关心人。当然我不知道为什么会给学这样的感觉。当然这些都是名人效应在起作用。我们做班主任的是不是也可向学生广而告之,自我推销,创造名人效应,培养老师的“Fans”团,让众望所归。

策略二:要知彼知已,方能百战不殆

过去有人提出对班级管理要“婆婆嘴、跑断腿”,我不赞成婆婆嘴,不要遇事总喋喋不休,否则说多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重点了,甚至感到厌烦或反感。但要跑断腿,只有知彼知已,方能百战不殆。“知彼”途径有多条:1.“书上得来终绝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不定时无规律到班级看一看,把握班级全体学生所处状态,观察每个学生的举止行为,获取第一手资料。2.通过学生获取信息。为什么“说曹操,曹操到”?就是因为曹操在自已的队伍以及敌人的队伍中安排了“地下党”,且耳目众多,信息来源广泛。3.通过任课老师和领导的信息反馈 4.通过家长了解等。知彼”是着重了解学生的心理差异,比如知识结构、认识方式、兴趣爱好、学习动机、气质类型、性格特征、能力水平、情绪情感等等;此外就是了解学生的背景材料,如姓名、住址、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等。如7班组建的第一天,记得是周六上午,学生刚进班,我便打出统计表,统计每位学生的原班级,家庭住址,在原班任何职务,父母姓名,联系电话等。把这些材料掌握得越详细,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就越能充分调动起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加以合理利用,收到良好效果。例如:当你上任第一天就准确喊出班上某位学生姓名时,这位同学将会一阵惊喜,并对你产生好感;当你与某位同学谈心,他很紧张别扭时,你却从他爸爸的一件趣事说起了,那么他将会在一阵惊讶的博闻之后放松精神,与你缩短距离,对你倍感亲切;当某生犯错误而找他谈话时,你能将其优点、不足及最近一段时间来犯了哪些错误委委道来,他能不信服?当你得知某位同学严重贫血后,就不再因为她有时上课打不起精神而责备她了,等等,这些都得益于知彼。所以,班主任应该对学生了如指掌,也只有这样才能因材施教,获得最佳教育效果。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不定时无规律到班级看一看,观察班级学生大体处于什么状态,及时发现一些异常现象,对一些不起眼的不良现象进行分析,预测可能以后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未雨绸缪,采取有效措施,将星星之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如学生的迟到,今天迟到2位,明天迟到3位,不及时批评治理,说不定后天发展到10位。自习课上有两位学讲话,可以发展到5位,10位……这是学生的“从众心理”的体现,不加制止,甚至整个班级乱哄哄,这就是所谓“蝴蝶效应”或叫“羊群效应”。

策略三:宽于称道,诚于嘉许

美国钢铁大王恩佐卡耐基在雇施考伯时,给了他年薪一百万。施考伯不是天才,他对钢铁制造懂得也不比别人多。那他为什么年薪超过百万?他说:我认为,我具有的最大资本,是我鼓动、激发职工热情的能力。而充分发挥一个人才能的方法就是赞赏和鼓励。世界上最易扼杀一个人雄心的就是他上司的批评。我向来不批评人。我认为应给人以工作的激励。所以我乐于赞扬,厌于挑剔。如果说我有什么偏好的话,那就是我诚于嘉许,宽于称道。所以赞扬可以打造成功。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们要多赞扬少批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班主任的一句话可能会成就一个人的未来,也可能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美国最受爱戴的总统林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人都喜欢别人的恭维!中国也有句古话:己所不予,勿施于人。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渴望被别人赞扬,而不喜欢被人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是赞扬还是批评呢?我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老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菜,二儿子卖伞。晴天担心二儿子的伞卖不出去,雨天担心大儿子的菜卖不掉。整天生活在担心之中。有人给他出了个主义,换个角度考虑。睛天大儿子的菜好卖,阴天二儿子的伞好卖。这样她就成天生活在快乐当中了。所以,对待学生犯错,只要我们换角个度分析,寻找其中的闪光点,变批评为赞扬,通过赞扬去批评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策略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品德高尚的人就能够成为老师,学问渊博的人就能够成为典范。言高为师,身正为范即为言语高深的人成为老师,行为端正的人成为典范。 都是修身养性的名言。教师对某一学科知识丰富、业务精通、治学严谨、注重创新,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我从报纸上和电视里看到,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四千名研究生,从全校457名教授中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十大杰出教授。荣获该校荣誉称号的陆谷子、苏步青教授等十人,个个都是在专业领域里造诣深厚,无一不是师德高尚和教风严谨的顶尖楷模。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影响力的大小,而教师的影响力主要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组成。身教重于言教,因为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极其重要,所以要求自己必须时时、处处用模范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已首先要做到。如要求学生
不留长发,不敞怀进教室,首先我本人时刻注意个人形象。提高个人修养。在教学上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博闻强记,以精湛的业务水平培养了不少“粉丝”,学生信任和崇拜,为班级的和谐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策略五:围师遗阙,穷寇勿迫   

好不容易围住了敌人,为什么在故意留个口子呢?对走投无路的敌人为什么不能逼迫呢?其实道理就一个——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在班级管理中也应围师遗阙,那就是说要严中见宽。因为从认识论来讲,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个循环反复的过程,从发展观来看,学生的成长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心理来讲,管得太严学生心理难以承受,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班级管理中必须紧中有松。正所谓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对于有些事,有些时候,班主任得故意不管。例如,某同学常迟到,每次迟到都被你严厉批评教育一通,后来改正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又有一次迟到了,这时你与其再去批评教育,不如闭口不言,当作没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为谁都有例外的时候,谁也都有失误的时候,一味批评教育不但收效甚微,相反会起负作用。此时如果对他暂时网开一面,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内疚感、感激之情和自责感。这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心有灵樨一点通。但沉默不是不管,你还得心中有数,欲擒故纵。
   
所以根据这一原理,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还得注意宽严适度,管理起来才会觉得不至于太紧张,给学生定的目标学生才不至于难以达到,学生才不至于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利于培养学生大度能容的性格。

策略六:刨根问底,穷追不舍,置之死地而后生

撒谎是学生常犯的错误,是人的常见心理,是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经常撒谎的学生也是最难教育的。以前我班中有一个学生叫王猛,经常旷课,为此经常常批评,一次又旷课了,问其原因,他说他被狗咬了,根据他说话时的眼神和细微的动作表现,我判断他在说谎,问他吃什么药、打什么针,他说到某个小疹所打“破抗”,由此判断他在说谎,因为被狗咬了应打的“抗血清”。我当时就此批评了他不该撒谎。他心服口服,以后再也不撒谎了。还有一生叫刘兵,也是经常旷课,一次一位老妇来为其请假说家中有什么什么急事,恰巧我不在,便请传达室的老头转达。我问传达室的老头:“该妇女有多大了?”他说“估计有60岁了”,我断定该生在撒谎,我知道他是家中老大且17岁, 60岁的母亲儿子才18岁的可能性比较小。为了验证我的猜测,我亲自骑车15里路到他家看个究竟,结果他母亲正在烙煎饼,了解到她并到学校为孩子请假。回校后对该生严厉批评。由此对全班同学也告成了威慑,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当学生说谎时,我认为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要及时戳穿其谎言,不留余地,不能给他造成老师容易被忽悠的错觉,让其无退路,置之死地而后生。

策略七:创设压力环境,促进动力形成

有位富豪举行一个盛大活动,向在场各位宣告一项挑战如下:在水池养了一些水蛇和鳄鱼,只要有人游过水池到达对岸,就能获得三个奖之一,分别是100万美元,1000亩土地,跟他女儿结婚.话音刚落,只见一个小伙“扑通”一声落到水池,并迅速游到了另一边,速度惊人的快.富豪满是惊喜地问他:“你真是太厉害了,你选择哪个奖呢?”“ 100?”小伙子摇摇头说:“不”,“那1000亩土地?”他还是摇头说:“不!”, “那就是跟我女儿结婚吗?”小伙子仍然摇头说:“不!富豪火了: “那你到底要什么? ”谁知他回答到: “我想知道是哪个缺德的把我推下了水! ”小伙子的回答让我们忍俊不禁,但是我们从这个笑话中可以得出一个疑问——是什么原因使小伙子快速游到对岸?是生存的欲望,是生存的压力使他产生了快速游动的动力。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压力更能促人奋进,压力与动力同在,无压力就无动力。

高一的懵懂少年,“天真”得不知天高地厚,“单纯”得不晓人间世故,不知求学路有多难,不知学习的压力有多大。教育无小节,处处是教育。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守时、守信观念,不迟到、早退,提倡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已计划任务,培养学生时间观念。在学习上提倡比、学、赶、超,阶段性地对各个学生的成绩在班级、年级进行排名,在学习成绩上给学生创造压力。

以上是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探索出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沙不压不能成石,不给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压力也就无动力。我国古代,有周文王受监禁拘束而演绎出《周易》、屈原被放逐而作出《离骚》、司马迁含垢忍辱发愤著《史记》,曹雪芹于穷困潦倒中在绳床瓦灶上写作《红楼梦》,因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周恩来自幼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没有压力,就缺少挑战;没有挑战,就难于创新;没有创新,就疏于大成。从这个意义上看,适当的压力恰恰是发展和前进的动力。

以上是笔者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望各位专家给予批评和指正。

 
苏ICP备2023042236号   版权所有:宿豫中学    电话:0527-84491996  地址:宿豫区学海路4号     苏ICP备2023042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