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教育教学为基本出发点,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和引领作用。
以新课标、新课改的实施为研究切入点,以促进“教学增效”为研究突破口,以十二五省市级课题申报为重点,以举办教研活动、教育论坛为平台,全力推进“三名”工程的实施,加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把“重视课堂、决胜课堂”落到实处。
进一步钻研和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加大教科研的培训力度,强化“科研兴教”意识,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狠抓校本教研,提高学科教研组的整体实力,突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2.大力开展教学反思,帮助教师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规范科研课题管理,落实课题指导工作,完成十二五课题立项目标,力争成功申报省级以上课题10项,市级立项课题12项,市级个人课题12项,区级课题12项。
4. 完成两项市级课题结题任务。
三、工作核心
以校为本开展校本研究,坚持校本研究为教学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
四、工作内容
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学期将重新修改《宿豫中学教师教科研工作考核条例》,加大教育科研的领导力度,教科室将协同年级组,共同做好课题的申报和管理工作,将对年级组教科研工作的执行力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将对个人考核与对年级组整体考核相结合,这将促进教师个人与年级组双方的积极性,避免教科室工作弱化的现象,对教科研工作也会有较大促进作用。
2.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注重校本研究的实效性。
(1)与教导处密切配合,通过实施激发学习内驱力工程和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工程,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各个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各种课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内驱力;通过优化教法,学法,充分研究我校实际情况,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2)以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加强教育叙事研究,使教师们处处做有心人,成为善于反思、善于发现问题的研究型教师。同时,征集、提供优秀活动话题,引发讨论,深化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3)以活动为载体,立足“实”字搞研究。本学期将继续举办课题研究研讨会及主题研讨活动,进一步在“实”字上下功夫,规范课题研究程序,认真填写相关的资料,注重研究的实效。课题组成员要经常上研究课,发挥研究课的交流作用,将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达到“科研兴教”的实效。
(4)找准切入口,立足“小”字出成果。在我校原有各个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就教学实践的一点疑惑、一点心得,通过“一个问题、一份方案、一次研究、一篇报告”的形式,加以发挥和研究,这样的课题,切合广大教师的实际,便于操作,易出成果,以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进行教科研的热情。
(5)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教研功能,各教研组要把集体教研的重点放在学科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共性问题上,通过解决共性问题实现教研组成员的共同进步。教研组集体教研活动充分结合案例、理论进行专题教研活动,教研组长要精心设计每一次的集体教研:有明确的目的、选择恰当的形式、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研讨过程中的问题相对集中。
3.加强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素养。
(1)本学期,我们还要进一步扎实抓好教师的教育理论培训工作,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印发学习材料,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先进教育理论,继续开展“六个一”活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2)要求教师要自觉学习本学科的背景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丰富自己的知识。关注教育研究成果,学习教育新理念,每人每学期坚持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写不低于一万字的读书笔记。
(3)开展教学反思,树立自我发展意识,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每位教师要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确定个人奋斗目标。在校本教研的基础上提倡教师开展个人教学反思活动,通过观察课堂、作业反馈,反思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效果,提高自身价值。在教学反思过程中,以主题式反思为主要形式,叙事反思、课例反思为辅。每月至少写两篇教学反思,每月检查一次。
4. 加大课题研究的力度,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1)以十二五课题申报为契机,认真做好各级课题的申报工作。本学期继续吸取十一五科研申报的经验,放大申报过程,加大课题申报过程培训力度,发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参与教研管理的积极性,保证课题申报质量。
(2)进一步加强课题管理和考核力度,教科室将与教导处、政教处、年级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将课题研究纳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轨道,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力争每个课题都能出成果,力争在学期完成1项省级课题和2个市级课题的结题工作。
5.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教师培训制度,做好各种师训工作。继续安排相关学科的相关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坚持每周选派三名教师到盐城中学、梁丰中学学习制度。定期邀请专家到校讲学、开讲座,尽力广开渠道,以多种方式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6.做好校本教材的修订和开发工作,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7.立足“服务”求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平台。积极参与“五四杯”、“师陶杯”、“金帆杯”等省级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积极向教师提供征文教改信息,组织教师勤练笔,多投稿,组织教师学习论文写作知识,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在本学期期中之前,将广大教师的优秀论文汇编成集,出版第二册《杏坛新视野》,为教师们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舞台。
8.认真组织科技节活动,做好《科学大众》征订工作,做好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相关工作,认真组织科技教育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状况,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科研工作工作行事历:
二月
1.制定教科研工作计划和课题组研究计划。
2.布置省陶行知研究会十二五课题申报工作。
3. 申请教师资格的部分教师参加教心学考试。
三月
1.做好省陶行知研究会十二五课题培训工作。
2.做好省陶行知研究会十二五课题申报工作,上报课题申报材料。
3.督促今年需结题的课题组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并送区教科室初审。
4.修订并完善《宿豫中学教育科研考核条例》。
5.成立学校课题指导小组。
6. 召开课题组长会议,布置本学期教科研工作。
7. 组织教师审议《宿豫中学教育科研考核条例》。
8. 对上学期教科研工作进行考核并公示。
9. 做好教师年度考核工作。
10. 组织订阅《科学大众》。
四月
1.参加省教科院十二五课题省级培训。
2.邀请市教科所专家对我校教科研骨干进行专项培训。
3. 与政教处密切配合,做好国家级德育子课题开题论证及班级工作研讨活动。
4. 做好教科室基础材料的整理,迎接市视导检查。
4. 召开教研组长座谈会。
5. 组织十二五课题申报工作,举办第一期课题培训。
6. 举办教学增效专题研讨活动。
7. 申请教师资格的教师参加体检、教学能力测试。
8. 上报申请教师资格的教师相关材料。
9. 组织省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的报名工作。
五月
1.举办第二期课题专项培训。
2.督促各年级做好课题申报工作,组织教科研骨干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
3. 做好省师陶杯优秀论文评选的选送工作。
4. 做好课题中期检查工作。
5. 举办第三期课题培训,指导填写课题申报表。
6. 与教导处协作,做好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情况调查及总结、推广工作。
7. 组织校级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
六月
1.做好省市两级十二五课题申报工作。
2.做好市级课题结题的准备工作。
3. 收缴教师的教学反思
4. 做好省教育学会优秀论文选送工作。
5. 做好职称评定的摸底工作。
6. 组织好省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初赛。
七月
1.迎接省市级课题结题工作。
2.各课题组做好学期工作总结材料及成果材料。
3. 档案整理,做好学期总结工作。
4. 组织教师假期培训
5. 做好教师职称评聘工作。
说明:如遇特殊情况,工作安排按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宿豫中学教科室
2011年2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