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豫中学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教学
教研
计划总结 学科建设
教学活动 教海深航
德育
在线
规章制度 计划总结
德育活动 班级工作
师生
天地
教师风采 心灵驿站 教学交流
学子文苑 社团风采 学生荣誉
  首页 学校概况 新闻之窗 教学教研 德育在线 党团建设 师生天地 校友风采 招生招聘  
  • 1
教师博客
教师博文   博客链接
2012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移民泪
天和塔记【原创】
温州行
毛伟的博客
作息时间表
宿豫中学作息时间表公示
党团建设 现在位置是:首页> 党团建设

人间正道是沧桑 百年大党铸辉煌

发布者:宿豫中学党总支    发布时间:2021-09-18    阅读:257次     [关 闭]

人间正道是沧桑  百年大党铸辉煌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各位领导、各位党员朋友们:

大家好。中共中央办公厅7月3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要说今年最值得一看的电视剧,那一定是《觉醒年代》。这部剧讲述了我们的革命先辈率先从黑暗和泥沼中站起来,启发5亿劳苦大众,从愚昧、落后、闭塞,一步步走向觉醒的艰辛历程。这部电视剧在年轻人扎堆的豆瓣网,获得了9.3分的超高评分。那些曾经只是在课本上出现的,印刷着名字和黑白照片的革命者们,成为了眼前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特别是陈独秀送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前往法国勤工俭学这一幕,两个阳光少年正满怀憧憬拥抱新生活。这时,镜头一闪,转到了龙华,是两位志士戴着镣铐、踏着血水、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的画面,震撼了无数网友。

尼采曾说:“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承受任何一种生活。”一个人在年轻时,如果能知道自己为之奋斗的理想,那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情。

剧中,陈延年和柳文耀的一段对话,令人肃然起敬。

陈延年:“献身就是我愿意为国家牺牲自己。”

柳文耀:“你小小年纪怎么能想到牺牲呢?难道你非要如此不可吗?”

陈延年:“想要实现理想,没有别的路可以选。我决心要为了国家的强大和民众的幸福而牺牲一切,义无反顾。”

说这话时,陈延年只有20岁。

历史上的陈延年,脾气十分倔强,身体强健黝黑,有个“黑面武生”的绰号。他的一生亦是如此刚强,为了革命无惧无畏,执着地践行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以至于在被捕后,面对刽子手的屠刀,陈延年依旧没有丝毫畏惧,誓死不跪。他高声喊道:“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随后被敌人乱刀砍死,牺牲时年仅29岁。弟弟陈乔年牺牲时年仅26岁。

临上刑场前,陈延年还不忘笑着跟狱友们告别:

他说: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他希望全中国人民的子孙后代,都能享受到他们以牺牲为代价换来的幸福,他自己却没有后人。陈乔年甚至连一张清晰的照片都没留下。

在《觉醒年代》的评论区,有这样一条留言获得了上万点赞:“今天的青年根本无法想象,那些他们在政治课上死记硬背的、嗤之以鼻的东西,曾经真的被一群人当作毕生的理想和信念,去奋斗和牺牲。”

去时少年身,归来烈士魂。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有多少和延年乔年一样的青年,舍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为中国的明天点亮火把,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100年前,他们活出了青年最好的样子。

在安徽合肥,有一段纪念两位烈士的道路,叫作延乔路。电视剧播出后,许多人来到路标下献花,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网友还发现,在延乔路的尽头,是一条名为“繁华大道”的路。

道路的命名或许是偶然,但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历史必然。

在献花的纪念卡片中,有人留下了这么一段话:“延乔路虽短,但尽头却是繁华大道。这短短的路途,却经历了一百年的艰苦奋战。这盛世,如你们所愿。——中国人”

是的,今天,我们用这盛世告慰百年来牺牲的前辈。七月一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贫穷,是几千年来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挑战。由贫穷所伴生的饥饿、瘟疫、战争就像一道烂疮生长在人类文明的躯体上,严重阻碍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早在3000年前,《诗经》就说“民亦劳止,汔[qì]可小康”,意思是说老百姓劳苦之后,也该稍稍得到安乐了,表达古人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追求和向往。

先秦时期,民众苦暴政已久,诸子百家几乎都产生了相同的理念。儒家认为,要先有“天下为家”的小康,才有“天下为公”的大同;道家提出“无为”,倡导统治者少一点欲望、少一点折腾,让老百姓修生养息;法家也构建过“强不陵弱,众不暴寡,耆老得遂,幼孤得长”的理想社会,这些思想家的价值共识,正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政治理想。

然而尽管中华民族历经起伏,王朝不断更迭,但无论是政治清明的盛世,还是动荡不安的乱世,安逸的“小康”生活对民众来说都是一种奢望。张养浩的千古名篇《山坡羊·潼关怀古》就写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哪怕是天宝年间的大唐,诗人杜甫见到的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凄惨景象。

近代以来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过上小康生活更是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

直到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安下心来,使我们可以建设我们国家‘四个现代化’”。他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节衣缩食、艰苦奋斗,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打下了新中国坚实的工业化基础。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二十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我国于1997年提前3年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写进了党章,提出到“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了全新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由远及近,接续奋斗,直到2021年7月1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千年梦想,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百年夙愿,终于在这一天成为了现实。

我们当然有理由自豪。

按照联合国的统计,过去30多年,世界上贫困的80%左右是在中国消除的。把所有其他国家的成绩加在一起,也没有中国的成绩大。中国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人类减贫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100年前,中国青年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斗争与牺牲;100年后,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华大道。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标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行刻度。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在人类社会进步史上,都无疑是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建党100周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七一”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主题的重大观点。总书记深刻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能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会对复兴有深切的渴望。

百年风雨,多少悲壮,多少豪迈,多少光荣。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救国、兴国、富国、强国四个历史时期完成了四个伟大成就”,向世界作出了“四个庄严宣告”。

第一个是救国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们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革命”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八个字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生动写照。我们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第二个是兴国时期(从1949年10月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们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建设”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八个字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生动写照。我们向世界庄严宣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三个是富国时期(从1978年12月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我们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八个字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生动写照。我们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第四个是强国时期(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我们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八个字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生动写照。我们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一百年前,几乎没有人能想到,那场从上海石库门紧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会议,尽管当时“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却成为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据不完全统计,自1911年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国内新成立的政治类团体312个,仅上海一地就有99个之多。

在众多政治力量中,新生的中国共产党看上去是如此势单力薄,“除了信仰几乎一无所有”。在当时谁能想到,一个初创时只有50多名党员的组织,会发展壮大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又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第一次把它凝练成“伟大建党精神”。它的基本内容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概括起来短短32字,但蕴含着极为深刻的思想内涵。

中国共产党建党求什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这个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这个理想是共产主义理想。

在人类历史上,有过一次堪称奇迹的战略转移。它历时两年,转战14个省份,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中央红军渡过的主要江河有22条,翻越的主要大山有20座,攻占县城100余座,平均每天行军37公里,平均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仅为25岁,人数由出发时的八万多最后锐减到三万。它叫红军长征。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过程中最惨烈、最关键的一仗,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领全师指战员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血战四天五夜,掩护了红军主力顺利渡江。完成任务的34师因为牺牲太大,数次渡江不成,与敌人一起被隔在了湘江东岸。突围途中陈树湘受伤被俘。敌人如获至宝,立即用担架将他抬往长沙邀功。陈树湘自知此行绝无生还的可能,于是乘敌不备,忍着剧痛用手伸进腹部的伤口,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绞断了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9岁。从此,湘江沿岸百姓便有了“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

为什么这支这么年轻的队伍摧不垮、打不散,呈现出如此惊人的战斗力?原因就在于有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理想信念。张闻天认为:“没有理想,不用说万里长征,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

这种理想,不是随波逐流、不是盲目迷信、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在思想碰撞中领悟出的真理力量。

1921年1月,青年毛泽东在新民学会上发言,他赞成用俄国式的革命道路,他认为这是“诸路皆走不通了新发明的一条路”。他比较了社会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最终选择“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

周恩来在叙述自己确立共产主义信仰的心路历程时表示:“我以前所谓‘谈主义,我便心跳’,那是我方到欧洲后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时的心里,而现在我已得有坚决的信心了”“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

25年12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政治周报》创刊号中指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这是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也是一以贯之的情怀担当。

1937年,一位法国记者在延安采访时发现,被誉为“红色华佗”的医生傅连暲,竟放弃每个月400银元的高薪加入红军,一起爬雪山、过草地走完了长征,。400银元是什么概念?大约相当于今天的20万人民币。故事刊登在法国《救国时报》上,引发不少国际友人和进步人士慕名前往延安,其中就包括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傅连暲作出看似不可思议的选择,正是因为他发现,只有跟着中国共产党才能救国救民。

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决非为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为了这样的初心使命,彭湃抛弃“鸦飞不过的田产”投身革命,俞秀松立志“做一个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的东南西北的人”,邓中夏在狱中坚信“一个人能为了最多数中国民众的利益,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这是虽死犹生,比泰山还重”……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长征途中女红军“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是因为红军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焦裕禄忍着剧痛坚持工作,是因为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廖俊波甘当一位“樵夫”,是因为他坚信“帮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钟南山无畏“逆行”,是因为他认定“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因永葆赤子之心,这个时代先锋有了薪火相传的制胜法宝;因砥砺复兴之志,这个民族脊梁有了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中国共产党兴党凭什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名可查的牺牲烈士就高达370万人。这其中就有着毛泽东的五位亲人,分别是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妻子杨开慧,堂妹毛泽建,侄子毛楚雄。

1950年,新婚燕尔的毛岸英请求入朝作战,许多人劝阻,毛主席却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仅仅一个月后,毛岸英牺牲于美军的凝固汽油弹下,和超过19.7万名的英雄儿女一起埋骨他乡。

据当时毛主席的卫士李家骥回忆: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时,主席听到后很突然,又拿烟,又把烟丢那儿。回过头,他又点烟。本来那个火柴盒就在他前面,他不知道,还在口袋里找。泪汪汪的,但是不明显地让你看出来他在哭,但是我们心里明镜得很,他的泪水比我们还要多,还要疼,那是他最亲爱的儿子。

可毛主席说:“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就要做好付出牺牲的思想准备。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近400名党员、干部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献出宝贵生命;在新时代脱贫攻坚斗争中,累计有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永远定格乡村扶贫路上;“清澈的爱,只为中国”,18岁的陈祥榕和战友们写下这样的战斗口号,在打退数倍于己的来犯之敌后牺牲在雪域高原。

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因为他们深知,自己投身的是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肩负的是人民幸福的重担万钧。

中国共产党强党靠什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在重庆红岩烈士纪念馆,展示着一份“狱中八条”。

这是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被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江姐和她的战友们以对党的赤诚忠心,在走向刑场前秘密总结讨论经验教训,是用生命和鲜血写就铁骨铮言。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新中国已经成立,但他们却没能够看上一眼真正的五星红旗。

什么是忠诚?为了正义的事业无条件地付出自己的一切叫做忠诚。一百年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中国共产党员的忠诚誓言始终响彻中华大地。

“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至今还印象深刻的,就是初中时在学校主演过的歌剧《江姐》,她至今随口还能来上几句唱段。每当自己遇到困难想放弃时,她心里想的是“拿自己和革命先辈比比,觉得也没那么难”,“受革命先烈影响,受党教育多年,我把党的声誉看得很重,把共产党员这个称号看得很重。”

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身患重症、生活清贫的张桂梅拖着病体坚守讲台,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了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了大学梦。她曾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教育事业;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我是个党员,党员为群众办事,没什么该不该管的!”建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0多年来,张桂梅家访超过1600户,行程11万多公里,走到了许多大山里“汽车轮子到不了的地方”。

在学校事业最艰难的时候,全校仅剩8名老师,张桂梅发现其中有6个是党员。她一下子就有了底气,看到了希望。“如果在战争年代,哪怕阵地上只剩下一个党员了,都不会让这个阵地丢掉!我们有6个党员,怎么能轻易丢掉这个扶贫的阵地!”连党旗都买不起的她,带领老师们在墙上画了一面党旗,把入党誓词写在党旗上,对着它郑重宣誓!

一辈子对党忠诚、一辈子为民奉献。在中国历史上,从古到今,只有中国共产党人发自肺腑地坚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正因如此,“对党忠诚”才有了最深厚的价值底蕴,才有了最磅礴的力量源泉。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通过百年历史去理解这32字——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决定了党的思想优势;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决定了党的政治优势;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决定了党的精神优势;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决定了党的道德优势。

伟大建党精神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从奋斗征程的起点就形成了鲜明政治品格,拥有了强大精神力量。

从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出发,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闯过了一个又一个惊涛骇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用“九个必须”,给出了全面而科学的回答: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第二,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第三,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四,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五,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第六,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七,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第八,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第九,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九个必须”之中,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中国是一个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如果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只能是一盘散沙。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闭卷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人民解放军医护人员率先进入武汉,随后全国各地42000多名医务人员、180多个医疗队陆续驰援湖北;动员各方力量夜以继日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分秒必争改造方舱医院,快速实现从“人等床”到“床等人”;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的救治和防控工作。我们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果断做出封城禁足、停工停业的决定;我们不计代价救治患者,坚决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全部实行免费救治,医保买单,财政兜底。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员全面动员起来,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紧紧依靠人民,构筑起与疫情斗争的人民防线,终于打赢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胜利,进而在全国范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实现了正常生活和复工复产。

反观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空有科技与经济实力,却在病毒面前无所作为,国家元首们不是在鼓吹“大号流感”就是去打高尔夫球,要么就是建议喝点消毒水,明星富豪们躲进私家岛屿和别墅,任凭新冠病毒在民众间肆意传播,创下一个个感染和死亡纪录。

而其他国家,虽然也在学习中国的做法,但是没有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以信仰为纽带,从中央到基层上下一心、分工明确的组织,所以他们的“封城”“居家”无法得到有效执行,总是给病毒留下传播的空间。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近几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高达30%。近四十年与周边国家没有战事,三十年没有发生全国性风波,是国际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纵观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一次次雄辩地证明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3月23日,西柏坡阳光明媚,中国共产党的“赶考”由此出发。出发当天,毛泽东和周恩来聊天时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周恩来说:“我们应当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则表示:“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做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进京”意味着执政,“赶考”是要接受考验,在胜利面前,党的领导人保持着“进京赶考”前那种充满豪情又自信,谨慎且忧患的心态。

也是在“进京赶考”前,毛泽东分析了因为巨大胜利可能出现的四种情绪——骄傲的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他深刻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伟大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回望西柏坡的“进京赶考“,我们心潮澎湃,展望未来的前进方向,我们壮志满怀。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在新的赶考路上,青年无疑是重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这次百年庆祝大会,由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向党献词,献词环节安排之隆重,规模之庞大,尚属历史首次,尤显青春激扬。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对青年提出了热切的期望: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从现在算起,距离第二个百年目标只有28年。

28年能够改变什么?

100年前,28岁的青年毛泽东和12名青年相约建党,28年后,毛泽东和他的战友缔造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100年后的今天,中国青年也做出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回答,我们相信,28年,我们一定能建设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

这是我们这一代对党的承诺,对人民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承诺。

 
苏ICP备2023042236号   版权所有:宿豫中学    电话:0527-84491996  地址:宿豫区学海路4号     苏ICP备2023042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