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者,是联系班级中各科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桥梁,是校长的有力助手,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力量。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决定着班级状况和学校教育质量,班主任工作方法影响学生的一生。 一、依据《德育大纲》、《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年级工作计划,结合班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及年龄特点,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提出任务和奋斗目标,指导班委会、团支部开展工作,注重培养和建设坚强的班级领导核心,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班级工作。 二、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与任课教师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注意发现和培养人才。 三、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年级的各项活动,在班内开展适合本班特点的活动。 四、教育并督促学生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及时解决偶发事件,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采取各种形式做好转化差生的工作,了解和掌握班级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进行个别教育,每学期班主任至少要跟每一个学生谈话一次。 六、作好家访,开好家长会。班主任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和家长联系,汇报和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生活情况,一学期单独和家长联系的人数要求占全班人数的二分之一以上,重点学生要重点家访,每学期召开家长会两次以上,依靠社会和家长的力量共同教育学生。
七、学习教育理论,加强德育研讨,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确定研讨专题,每学年完成一篇教育论文或班级工作总结。 八、做为人师表的模范,作为学生的楷模。班主任的思想、行为、言谈举止直接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严禁班主任向学生乱收费或利用学生家长谋私利。 九、认真抓好班级常规管理的十个环节。 (1)考勤:通过《考勤制度》严格对学生进行的管理及教育,专人负责,如实记载,定期审核,定期向全班的同学公布,对旷课、迟到者及时教育,及时与家长联系,对违反纪律者,严肃处理。 (2)上课和自习:班主任每天都要到班检查晨读与自习情况。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讲究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和自习习惯。班主任应经常与任课老师联系,了解情况、采取措施,抓好班级纪律,提高学习效率。 (3)课间:教育学生养成文明行为,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举止文明有礼,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不要在室内或走廊追逐和打闹、大声喧哗、踢球等。 (4)抓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坚持做到:查升旗、查早操、查课间操、查自习、查晚休与午休、查卫生。 (5)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体和科技等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开展好课后锻炼活动。 (6)作业:经常与科任老师联系,了解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共同注意学生的课业负担,制定提高学习质量的措施,不断提高学生作业质量,对不交作业的学生要及时教育。 (7)考试:期中、期末考试前,要组织动员学生做好复习,教育学生遵守考试规则,考试后要及时了解本班成绩,及时总结和交流学习经验,树立典型,表扬先进,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质量。每学期至少要有一至两次表扬先进,交流学习经验的班会。鼓励学生间的互帮互学。 (8)卫生:督促学生搞好教室、宿舍、卫生区卫生和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疾病。 (9)学籍管理:严格执行《宿豫中学学籍管理制度》,在学生入、转、退、休等问题上,照章办事。 (10)开好主题班会:每周班会,认真备课,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宣传、表彰先进思想、先进事迹,批评和纠正不良倾向,教育学生遵守《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的良好风尚,促成优良班风。
2012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