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豫中学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教学
教研
计划总结 学科建设
教学活动 教海深航
德育
在线
规章制度 计划总结
德育活动 班级工作
师生
天地
教师风采 心灵驿站 教学交流
学子文苑 社团风采 学生荣誉
  首页 学校概况 新闻之窗 教学教研 德育在线 党团建设 师生天地 校友风采 招生招聘  
  • 1
教师博客
教师博文   博客链接
2012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移民泪
天和塔记【原创】
温州行
毛伟的博客
作息时间表
宿豫中学作息时间表公示
教师博客 现在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

诸葛亮三代忠义

发布者:王    发布时间:2012-05-10 15:51:23    阅读:1074次     [关 闭]

                              王秀营

    北伐曹魏,统一中国,这是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时,所提出的复兴汉室的方略。
    建兴十二年(纪元234年)春二月,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用新设计制作的“流马”拖运着粮草军需,穿过斜谷,开始了第五次、也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北伐战争。

    三年前的第四次北伐,诸葛亮率领大军攻入魏境,用一种叫做“木牛”的独轮小车,运输军用物资,与魏军统帅司马懿,相持了一个多月,因供给不能及时跟上,不得不以撤军告休。

养精蓄锐,三年备战,行前又与吴国相约,同时大举出兵,东西两路夹击曹魏,诸葛亮对这次战役抱有很大期望。

    十万人马在狭仄险峻的征途上,一路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经过两个月的跋涉,抵达郿县。

    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水,背靠渭水,筑起营垒,抵御诸葛亮。司马懿韬光养晦,可以称之为非凡的战争应用心理学家。

    他根据蜀汉军队有备而来,诸葛亮善于统兵、指挥若定的具体情况,以及自己的部众难免畏惧的心理动向,故意对将领们说:“诸葛亮如果从武功出兵,依山险而东进,实在是令人担忧;但是,倘若引军西行,驻扎在五丈原,诸位就没有什么可操心了!”司马懿的预料简直是出神人化,不过他有意歪打正着,好缓解将士们的紧张畏惧心理。

    诸葛亮果真屯兵五丈原。

    天下大乱,时局震荡,正是武士效力,英雄较智的时节。诸葛亮,确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而司马懿的部将,也绝非一般平庸之辈。

    雍州刺史郭淮,观察两军对垒形势,指出诸葛亮肯定会进军争夺北原,他建议司马懿,派遣部分兵力先往驻守。不少人议论纷纷,认为未必如此。

    诸葛亮总结以前几次北伐的经验教训,粮草等军需供应不继,是半途而废的关键所在,于是,他分出部分兵力,开展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为长期作战,做好准备。

    六月,魏明帝增派征蜀护军秦朗,统帅步骑兵混合部队两万名,援助前线,命令司马懿说:“只要加固防线,扼守抵抗,不跟敌军交锋,就能挫伤他们的锐气。让他们进攻无所取,后退不得战,拖延时日,相持久了,粮草耗尽,劫掠也不能收获到什么,那么,他就必定撤军。那时,我军急起直追,大获全胜的上策,就是如此。”

    曹魏君臣,不谋而合。

    司马懿很清楚,诸葛亮整军备战三年,这一番出征,必有一套周密的部署。但是蜀军孤军深入,将士远道而来,虽然,诸葛亮发明了号称“流马”的四轮车,但蜀道险阻,运输军需毕竟不是容易的事。魏军只要据垒坚守,不与争锋,以逸待劳,必能获胜。

    八月,秋天来了。转眼间,跟曹魏对峙,已一百多天了!诸葛亮深知自己处境的优劣。他想,这仗僵持不下,就会重蹈历次北伐的覆辙!

    诸葛亮命令部将百般挑战,简直是迫不及待地要跟司马懿沙场见个分晓。司马懿任他百般挑逗,老主意一个:我自坚壁据守。

    终于有一天,司马懿收到了诸葛亮派人送来的一套女人衣服,梳篦头钗,胭脂口红,样样俱全。司马懿见了这女人家穿戴的物什,禁不住恼羞成怒,恨不能立即出兵,把蜀军踏做肉泥!然而,他如何不清楚诸葛亮的用意?

    因此他召来帐下将领,把这套衣服给他们看,并对他们说:“蜀贼诸葛,竟然这等辱没于我!我本想即刻出击,踏平蜀军,但君王的命令在此,我不便妄作主张。现在我要立即上奏皇上,请求允许发兵出击,活捉诸葛!”

    魏明帝会意地下了一道批复,不准出战,并且派遣辛毗,持皇帝符节,担任军师,节制司马懿的军事行动。

    蜀军的姜维,对诸葛亮说:“辛毗持节而来,贼军不会出战了。”这个结果是诸葛亮意料中的:“司马懿他本来就无心作战,之所以还一定请求出击,不过是向将士们显示一下他敢于用武举兵罢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他能战胜我军,哪里还要千里迢迢去请战呢!”

    为探知敌军实情,诸葛亮派遣使节,前往魏军。司马懿接见了来使,他像诸葛亮一样,也想趁机了解一下对方的虚实。司马懿询问了诸葛亮饮食起居日常工作的情况,唯独不问军事方面的事宜。

    “诸葛公早起晚睡,公事繁忙。连责罚超过20杖以上的事情,都无所不问;往来公文,都亲自批阅。但是饭量不行了,一天所吃,不过几两东西。”使者回答说。

    得此一番话,司马懿心情宽松了许多。他对部将们说:“孔明先生,进餐少而事务忙,这样,他的大限,就快到了!”

    先主托孤,蜀汉事无巨细,诸葛亮必躬亲处理;五次北伐,又让他积劳成疾。这时,相约呼应北征的孙吴出师不利,已退回江南。诸葛亮忧思重重。他已感到自己力不能支,不久,便一病不起。

    后主刘禅派尚书仆射李福,前来探望问候,并谘询国家大事。诸葛亮谈话完毕,李福告别离去。几天后,李福又返回诸葛亮的前线营帐。诸葛亮说:“我知道您还会回来。这几天,虽然倾谈数日,但意犹未尽啊!有些话还没有交待。您所要问的,我看蒋琬是适宜的人选。”

    李福抱歉地答谢:“几天前,确实有失询问,您百年之后,谁能担当大任,作为后继者呢?这次返回,就是想再次请教您。”临终的诸葛亮为国虑事,唯恐不周,李福还没开口,他已经心知其意,并且主动告诉了他。

    “那么蒋琬之后,谁可接任呢?”李福又问道。“费袆可以作为后继者。”李福再问:“然后,又是谁堪重任?”诸葛亮瞻念蜀汉前程,心中独自怅然心焦。弥留之际的他,已再也没有力气吐露心声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日,五十四岁的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部将杨仪,根据诸葛亮生前部署,率军撤退。司马懿挥师紧迫。姜维命令杨仪调转军队,战旗朝魏军方向布开,战鼓咚咚,摆出了进攻魏军的架势。

    司马懿一望蜀军布下的阵势,心想,这必是诸葛亮又一计谋。百姓告诉我他死了,莫非这是诸葛亮的诳骗之策?

    司马懿连忙收兵退却。杨仪罢阵离开。于是,百姓盛传一句民谚:“死诸葛诳走活仲达(司马懿字)。”司马懿听了民谚,颓丧而入无奈地笑道:“我能预料到活着的诸葛亮的行为节度,却不能预知死后诸葛亮的伟略奇谋啊!”

    司马懿巡视了诸葛亮的营垒布局,由衷地感佩自己的这位对手道:“天下奇才啊!”

    等到司马懿再挥兵急追时,已不见了蜀军踪影。直追到赤岸,只得无功而返。

    诸葛亮生前,曾上表禀奏后主刘禅:“(我家中)成都有桑树八百棵,瘠薄的田地十五顷,足够孩子们的衣食用度了。至于臣赴任在外,并不曾私自经营积蓄,身上穿的,口中吃的,全都依赖国家。如果臣一旦死去,家中不会有多余的衣物布帛,外面也不会有因公赢利的产业财货。”

    诸葛亮清廉如此!

    诸葛亮晚年得子,名诸葛瞻。父亲故世时,他才八岁。

    炎兴元年(纪元263年),曹魏征西将军邓艾,自阴平出征,讨伐蜀汉。邓艾行军七百里崇山峻岭间,遇山险凿开道路,逢溪谷斩木搭桥,一路艰险,粮草眼看不支,已濒临于绝境。

    邓艾置生死于不顾,在险象环生的行军途中,用毛毡裹上自己的身体,从山峰顶顺势滚落而下,将士们得其感召,攀缘着山崖上的树木藤蔓,前扯后拉,鱼贯而进。邓艾部众到了江油,蜀汉守将大吃一惊,认为邓艾是天兵降临,于是不战而降。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统帅各部将领所属人马,奋勇抵御邓艾,军队到达涪城,驻扎下来。有人向他建议,应该离开涪城,快速行军据险而守,扼住敌军进犯我平原的咽喉。但他犹豫不决,没有采纳。谏者再三劝告,以至于痛哭流涕,诸葛瞻竟然也没能从善而行。

    邓艾长驱直入,蜀汉前锋一击即溃。

    诸葛瞻退守绵竹。邓艾发信诱降诸葛瞻:“倘若投降,一定上表请封您为琅玡王。” 琅玡,是诸葛亮的故里。诸葛瞻读罢来信,深深愧疚自己的无能,竟致辱没了父祖的尊严,一怒之下,愤然斩了来使。

    诸葛瞻列阵等待邓艾,要同他一拼死活。邓艾派儿子邓忠等,兵分左右两路,一举包抄了诸葛瞻。两军相交,杀得尸横遍野,天昏地暗。

邓忠等吃了败仗,撤军返营,报告说:“蜀贼是不能打破的!”邓艾火冒三丈:“生死存亡,在此一战,怎么允许有不能战胜之说!”厉声呵斥邓忠等二将,并且要立即斩首示众,以正军法。

    邓忠等二将赶忙飞驰前线,再一次跟诸葛瞻交战。魏军冒死肉搏。诸葛瞻誓死抵抗。终因众寡悬殊,孤军奋战,兵败身亡。

    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时年十岁。这位小将诸葛尚,即诸葛亮的孙子,听到父亲诸葛瞻阵亡的消息,悲痛万分,长啸一声,立即纵马挥剑,驰入魏军,慷慨赴死。

    邓艾乘胜进军,到达距成都八十里的雒地,后主刘禅,召来群臣,合议对策。或降或战,犹豫不决,贪生怕死的刘禅,最后依光禄大夫谯周之议,决定投降邓艾。

    刘禅投降后,随即命令与钟会交战的姜维,束手降敌。姜维的兵士们义愤填膺,纷纷拔出刀剑,无奈地向山岩顽石砍去!

    蜀汉在姜维将士拔剑击石之声中,寿终正寝了。

正是:

诸葛大名垂宇宙,
忠义传家世无俦;
子孙三代皆殉国,
天地泣泪暮云愁!

鞠躬尽瘁气节高,
一家忠烈百代骄。
气贯长虹英灵在,
万古千秋凌碧霄!


                                             (事据《三国志》)

 

 
苏ICP备2023042236号   版权所有:宿豫中学    电话:0527-84491996  地址:宿豫区学海路4号     苏ICP备2023042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