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豫中学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教学
教研
计划总结 学科建设
教学活动 教海深航
德育
在线
规章制度 计划总结
德育活动 班级工作
师生
天地
教师风采 心灵驿站 教学交流
学子文苑 社团风采 学生荣誉
  首页 学校概况 新闻之窗 教学教研 德育在线 党团建设 师生天地 校友风采 招生招聘  
  • 1
教师博客
教师博文   博客链接
2012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移民泪
天和塔记【原创】
温州行
毛伟的博客
作息时间表
宿豫中学作息时间表公示
教师博客 现在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

如何让教授上课成为一项基本制度

发布者:anhoo    发布时间:2012-04-23 16:39:54    阅读:1073次     [关 闭]

  教育部日前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将成为一项基本制度,不给本科生上课的不得聘为教授。
  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曾提出,高校必须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学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从过去多年的实践看,这一制度未能真正建立,一些高校还采取了各种变通方式,课表上授课者是教授,可上课者却是教授的研究生或其他教师。
  教授之所以难上本科讲台,这与高校的评价、考核机制有关。在很多高校实行的教师评价体系中,排在前列的是论文、课题、经费、专利指标,教学任务放在最后,且只有工作量的要求。一名教授如果不上课,但发表论文、申请课题成果可观,照样可以获得优秀评价,反之,即便课上得再好,也可能通不过考核,连基本薪酬也可能兑现不了。
  而高校之所以采取这样的考评指标,与高校的定位和政绩思维有关。我国985高校、211院校,甚至一些一般本科院校,近年来都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于是将学术研究作为学校的重点,进而对教师的评价,首要看学术研究成果。如此一来,教师的精力被导向到学术研究,成为拿“学术工分”去兑现薪酬的“学术民工”,教育教学则成为负担和累赘。再就是,对于学校的管理者来说,论文、课题、经费是可以在短期里突破并向社会展示的??我国的大学排行榜,就把这些作为十分重要的评价指标。而“百年育人”的事业,需要长时间见效,期望快出成果与政绩的办学者等不及。大学成为论文中的大学、排行榜中的大学,日益变得功利化。
  另外,当前的学术管理方式,也让教授们即使想从事教育教学,也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按照目前的学术课题申报、评审机制,很多教授的精力被用于跑课题、跑奖励中。而这必然与本科教学冲突。按照本科教学的安排,教授们一周要给学生上一到两次课,这意味着不能经常出差,可是,为申请课题、搞好“学术社交”,一些教授成了空中飞人,这就是本科教学“挂名教授”的由来??由于教授要跑来跑去出席各种申报、评审场合,所以只有把上课任务转给他人。
  在世界一流大学,纵使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办成研究型大学,但人才培养仍是不可动摇的核心,甚至可以说,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大学的功能,都是围绕着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功能展开的,开展一流的学术研究,也是为培养一流的学生服务。而在我国大学,这几者的关系相当程度上已经混淆、颠倒,使得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大学严重弱化。在人才培养中,本科教学相对于硕士、博士教育的地位更低,一些优秀的教授忙于带博士和硕士,无暇花时间参与本科教学,指导本科学生。
  因此,我国要建立教授为本科学生上课的制度,必须从办学的定位、教师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新的调整,要让大学的定位回归教育本位,同时建立教师同行评价机制,避免行政指标左右教师的教育和学术精力。而要实施这些调整,就必须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在大学内部厘清行政权与教育权、学术权的关系。
  其实,这些调整不仅对人才培养管用,对学术研究也将起到积极作用。我国大学教授要摆脱“学术民工”的状态,也需要同行评价机制,有自主研究的空间。此次教育部的《意见》中提到,要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规范教师兼职兼薪,建立教授、副教授学术休假制度。这些制度要落地,离开了同行评价机制,是难以实现的。如果继续沿袭现行评价体系,只会导致教育和学术更加行政化,无益于大学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苏ICP备2023042236号   版权所有:宿豫中学    电话:0527-84491996  地址:宿豫区学海路4号     苏ICP备2023042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