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豫中学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教学
教研
计划总结 学科建设
教学活动 教海深航
德育
在线
规章制度 计划总结
德育活动 班级工作
师生
天地
教师风采 心灵驿站 教学交流
学子文苑 社团风采 学生荣誉
  首页 学校概况 新闻之窗 教学教研 德育在线 党团建设 师生天地 校友风采 招生招聘  
  • 1
教师博客
教师博文   博客链接
2012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移民泪
天和塔记【原创】
温州行
毛伟的博客
作息时间表
宿豫中学作息时间表公示
教师博客 现在位置是:首页>教师博客

乡下的月亮

发布者:王    发布时间:2012-05-28 16:46:39    阅读:1349次     [关 闭]

    乡下的月亮要干净得多,望去,白亮亮的一个,让人禁不住想搂在怀里,怕不小心掉了,砸了。不过,在乡下,月虽美,却很少有人有赏月的雅兴。有时候,晚饭要拖到天黑之后,在院子里,或者是大门口,摆上一张桌,一家人团坐,吃饭。月亮从天边爬上来,又不知不觉的移到香椿树丫上。人们偶尔抬起头,看见月亮孤零零地挂在那里,发出白净的光,最多说一句:今晚的月亮好圆,然后便吃自己的饭。是的,月亮很圆很亮,不用掌灯,月光就是不错的照明器具。多年前的那些夜晚,我就曾经在月光下读书,感觉很好。
    有好几次,我从城市的天空下穿过,看见天上也挂着一轮月亮,可它不像我们乡下的月亮。它挂在那里,像我的农民兄弟们挎着牛仔包,不知所措地站在城市的街面上,茫茫然。城市是不需要月光的,即使它们亮得灿烂,也一样会被更为明亮的霓虹灯光所淹没。
    在乡下,关于月亮的传说单纯得很。很小的时候奶奶就给我说过月亮的故事,不过她从来没提到过嫦娥月兔和吴刚,故事里的月亮上只有一棵桫椤树,还有一个叫张古老的砍树人,他每天砍、每天砍,可是树依旧茁壮。长大后我曾经探究过这个故事的根源,为什么它里面没有浪漫或者凄美的爱情,然后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奶奶的身世。奶奶十八岁嫁给爷爷,三十三岁的时候,爷爷离开人世,留下了四个子女和一个遗腹子。在那些艰难的年月,奶奶没有改嫁,我不知道她是怎样把我的父辈们养大的,或许,她得像那张古老一样不停地干活,面对一棵孤独的树。
    乡下的爱情故事总是跟月亮有关,跟劳动有关,“花前月下”说的是恋爱的过程,而“男耕女织”则是幸福婚姻的表现过程。一个男人或女人,在城市,如果懒惰,游手好闲,那似乎算不了什么,城市的土地虽然坚硬,却能够生长出令人羡艳的粮食;而一个乡下人如果那样,那便是一场悲剧了。
    母亲和父亲的爱情据说是发生在一个月夜。一九六九年中秋的晚上,二十七岁的父亲背着帆布包,穿过那个叫沙坝的村子。月光很好,父亲急着赶路,要回家跟奶奶和他的弟弟妹妹们团聚。在那条小路上,父亲看见一个小小的女子在挑水。月光铺在她的桶里,一晃一晃的,像她扭动的身子。父亲跟她说了一句话,她红着脸从父亲身边走过去了。几天之后,父亲请人提亲,把那个挑水的小女子变成了我的母亲。恰好在第二年的中秋节那天,我的哥哥出生了,母亲的脸上多了一道幸福的晕圈。
    有一年我曾经问过母亲:你为什么愿意嫁给父亲呢?母亲说:那时候他是干部,是文化人。
    是的,那时候的父亲是公社武装部的干部。就在我出生的那一年,出了点事。爷爷死的时候父亲才十四岁,下面是七大八小的四个弟弟妹妹,于是,他跟奶奶一起担负起了抚养他们的任务。曾祖从前是种鸦片的,留下了一公斤多。那时我的叔叔们和姑姑都在读书,父亲经济上承受不了,就准备把那块鸦片出手。可是最终走漏了风声,父亲入狱。因为他的态度好,关系好,又是党员,所以最终只被开除了党籍和公职。
    被开除了党籍和公职的父亲游荡在村子里,不知所措。他虽然是农民出身,可是毕竟做了那么多年的公家人,现在突然间让他再干农活,他受不了。于是就出去跑生意,每年给队里钱。可是父亲并没有挣到钱,连应交给队里的也没有。我们家乡的合作社制度直到一九八一年才结束。那几年,每到年底,全村人都可以分红,只有我们家没有分到,反而还超支,那就是父亲欠上的。土地下放,大家分集体财产,各家都分到了不少钱、牛、羊、锄头、木材……我们一家只分到了土地和几把农具。那时候我已经不小了,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围着母亲哭,因为我和哥哥已经准备好绳索,要去牵那头打架最厉害的牛。哥哥的运气真好,抓纸蛋的时候一下就抓到了那头牛。结果那头牛被别家牵去了,我们连羊也没牵到一只。即便如此,我们家还欠队里的钱。
    那时候,父亲在遥远的地方。我们不知道他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母亲一边哭,一边念着父亲的名字咒骂。
    那时候,父亲只是一个名字,离我们很遥远。除非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他才会回家几天。不过他一回来,问账的也就接踵而至。所以,匆匆呆几天,父亲又背着自己的包消失在山路上。父亲回家的时候,母亲也和他吵架,甚至打。打架的时候,我们阻拦不住,只好用身体挡在他们在中间,隔开他们。有一次,父亲手里的凳子砸了过来,正好砸在哥哥的脸上。现在,哥哥脸上还有一个明显的印记。
    我不知道为什么母亲和父亲打闹得那么厉害,却不离婚。每年的大多时候,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在地里种庄稼,总见不到父亲的身影。母亲是村里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靠着她的勤劳,我们也还没饿过什么饭。可是我和哥哥相继上了初中,需要钱了。弟弟妹妹也在读书,也需要钱。母亲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家,她撑不起了。
    父亲回家了,可是并没带着钱回来。回家那晚母亲就跟他吵了一架。第二天,父亲带着我和哥哥到了学校,他找到老师,说书钱学费需要欠几天。
    最多赊一个月就补上。父亲几近哀求地说。
    老师最终接收了我们。
    父亲再没出去飘荡,他跟母亲在一起,每天在土地里,刨。家乡出现了一些小煤窑,父亲就去给老板背煤、挖煤。长年累月。母亲种庄稼。父亲的皮肤变得越来越黑,因为长期背,脖子被拉得老长。
    我们长大了,工作了,结婚了,离开了村庄,偌大一个房子里,只有父亲和母亲还守在那里。每次回去,本想帮着做点什么,结果倒使他们忙活一阵,心里便歉疚起来。
    昨日是中秋,也是父亲母亲认识的日子和哥哥的生日,离家的兄弟姐妹都回了家,只有在远方读书的小妹没回来,不过这已经很难得了,好多年了,大家没在一起聚过,所以我们回到家里的时候,哥哥说,今天一定要好好做一顿给父亲和母亲吃。于是我们便忙活起来,傍晚的时候,一桌丰盛的饭菜呈现在大家面前。我们都很高兴,虽然都没酒量,但是还是每人都喝了一点酒。奶奶近九十岁了,依然健在。我问她一些从前的事,她还记得清清楚楚。女儿缠着她讲月亮上的故事,奶奶就说里面有个张古老在砍树。女儿说:祖祖你骗人,老师说月亮上没有植物,哪来的树?一家人就都笑了。
    入夜,便想着看月亮。天空很晴朗,星星闪闪烁烁,顽皮地眨着眼。天边红亮亮的,月亮就快起来了。我和孩子站在篱笆边,正等着看月亮的脸呢,不想天边却起了一道云墙,月亮还没出来就躲到墙背后去了,只露出些许绚丽的光彩。等了许久,也不见月亮出来,孩子打起呵欠来了,只好睡觉。
    就睡在母亲的隔壁。床是母亲新铺的,有点潮,不过躺在上面很惬意。父亲和母亲也睡了。我听见他们开灯,关灯,还说话。父亲说:看你这脚,都瘦成这样了。母亲说:老了呗,还能不瘦?我突然想起母亲真的很瘦,可是之前我从没注意过。现在记起来,想哭,想紧紧地抱着母亲的肩膀,放肆地哭。
    月亮依旧没有钻出云来,躲着,窗外灰蒙蒙一片,香椿树的影子绰绰约约。这中秋夜之月,许是忽略了朴素的乡下吧,再就是不忍心惊扰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终没露出她迷人的脸;而在没有云彩的天空下,我想月亮一定很圆,月光一定很亮。而月下的团聚,却也是人生最浪漫的事了。又想起苏东坡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也就释然了:只要人圆了,管他月圆与否呢?又有歌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月总有圆的时候,人总有圆的时候,这乡下的月,在十六,定会更圆。(胡生友)

 

 
苏ICP备2023042236号   版权所有:宿豫中学    电话:0527-84491996  地址:宿豫区学海路4号     苏ICP备2023042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