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博客 |
|
|
作息时间表 |
|
|
|
自主招生的成败要用高考分数来检验吗
发布者:sdaffsa 发布时间:2012-04-23 16:12:42 阅读:1152次 [关 闭] |
北大招生办公室近日公布2011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方案。按照方案,从2011年起,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自方案公布之日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学均可报名申请。新方案明确,获得推荐的高中生必须是“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
就在北大公布这一方案的同时,去年获得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的13个省市媒体,都陆续报道获得“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的考生,考出优异的成绩,比如,“分数都超650分”等等。这些消息,似乎给北大进一步推广“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很足的底气。媒体报道称,“北大招办负责人表示,通过试点,北京大学选拔了一批综合素质全面、学科特长突出的优秀中学生,为进一步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经验”。可以说,这又一次忽悠了不少人,听上去感觉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制改革试点得很成功,此前的质疑都可以消除。而据实分析,北大可以说选拔了一批优秀学生,但是,却远不能谈“为进一步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经验”。
用高考成绩来验证自主招生的公正性,在现实教育环境中是可一定程度消除公众的质疑的,但是,这却表明对于人才的评价,还是采取分数单一标准,而不是多元标准。依据北大今年提出的五大推荐标准——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可以进一步确认校长实名推荐制会出现以下结果。其一,北大将选择各地的省重点高中进行校长推荐,舆论所期待的把推荐权给农村学校、普通学校几乎不可能发生;其二,北大期望推荐的学生,就是平时成绩最优者,或者参加重要学科竞赛获奖者,而这些同学,参加高考几乎可以稳进北大,或者可以通过获得保送生资格进北大。一个平时综合排名未进学校前10,没有获得过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的学生,想要获得推荐,将是难上加难;其三,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将是更彻底的学校综合推荐,中学校长难以以个人的名义,独具慧眼地向大学推荐优秀人才;其四,北大所提到的“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推荐标准,在实际推荐中,没有任何可操作性,一个成绩平平的中学生,渴望进北大,他们的“志向”是比那些想报考北大的优秀学生大,还是小呢?中学校长们可以在推荐语里依样画葫芦评价学生,但是却不会在推荐时将以上这三项作为评价因素纳进考核体系的。
|
|
|
|
|